当前位置: 育儿网 >  资料库 > 班级教育

亲师关系

本文Tag标签:亲师关系  

  学校刚刚举行完定期评量,在试卷上挥舞着红笔的右手方歇,班上学生家长的电话便接踵而至,一个晚上和这些紧张兮兮的家长谈得筋疲力竭,因为一次的月考,家长和孩子们彷佛成了考试下的落难灾民,于心何忍?

  我的学生只是低年级而已,开学之初便有家长告诉我:『开学都两个星期了,孩子心情还像在暑假般轻松,一点压力都没有,麻烦老师严格督促他念书,写评量测验。』这样时时希望孩子上紧精神发条的家长为数不少,或多或少也暗示了我给学生们太少压力,出太少回家课题,以至于看起来生活步调优闲松散,『不像有纪律』的学生!事实上他的孩子已是成绩表现突出的学生,但只要考卷上一点点红笔批改订正的错误仍教父母跳脚,这种因为父母莫名的『虚荣』和『尊严』的心理,孩子们像考试受难户,不停地负责考出更高分来满足父母。

  有个家长气急败坏地询问我:『孩子为什么在类似的题目中一再出错?有没有办法请老师印更多的练习题让他反复演练?』我心想,题库中多的是题目,要印多少题目都不是难事,问题是填鸭教学促使孩子背答案有什么用呢?刻意着重具体操作的认知教法来强化孩子的理解力,总胜过太多僵化的纸笔测验,因为我给学生的家课一向不多,反而时常要他们回家堆积木(厘清十进制数的概念),花园里找昆虫,到厨房墙角观察蚂蚁……..没想到一片美意被曲解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习题太少的孩子通常遭到家长最多责骂,被认为游手好闲,只知道『玩』!

  他们不只一次告诫小孩:『现在考不到高分,长大以后要做什么?』『不努力的人将来注定是失败者!』这些话语的确达到惊吓的目的了,但被威胁着要拿成绩的孩子内心会不会受伤呢?这恐怕是很少家长关心的,通常在亲师沟通言谈之间,我透露出让孩子『自主学习』,在摸索中探得求知的快乐,当这样听起来『无为而治』的论调进到他们耳里,我知道,表面点头称是,但旋即仍故态复萌地逼着孩子『去读书!去写功课』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眼见考试灾民在升学洪流里载沈载浮,此情此景成了我教学生涯最难突破的盲点,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厘清这些纠葛,届时希冀看见一张张真正不被考试恐惧威胁的脸。

 
  案例策略

  社会快速的变迁,个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型态分歧和多元化,学校开放教育的实施,在班级经营的活动中,亲师合作共同关心孩童的学习发展,家长与教师相互配合,密切联系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发挥儿童潜能,对学生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以期教师的教学与辅导工作,能达成理想目标。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社经、文化的家庭,他(她)们各自拥有不同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分歧,素质不一,因此他(她)们具有显著的个别差异。因此导师在班级经营时,要发挥影响力,积极的协助成长,为孩子提供良好亲子交流环境,并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

  一般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期望,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所有家长都会希望学校教师能多关心子女,了解孩子的喜好、个性与人格,让孩子能学得更多更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激励孩子的学习兴趣,发掘孩子的潜能,并惠予鼓励;协助孩子不断的求进步,辅导孩子克服困境...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方针也是如此,只有让家长有所感受与体会是为亲师共识的关键。

  家长同时也应考虑教师的立场,体谅教师的辛劳,并给予鼓励、赞赏,怀着感恩的心,包容教师的不足,彼此了解,互相接纳,亲师产生共识,才能辅导出健康快乐、活泼创意的学童。

  在一片教育革新的时代,开放教育的推动学童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校园伦理师生关系的重建,惟有真正能建立亲师共识,两者充分合作,齐心努力,才能有效的协助孩童渡过成长的难关,共谋学童愉悦的学习旅程,分享孩童成长与茁壮的硕果。

  全方位「亲师合作关系」的展开:沟通、学习、成长、建立共识

  由于社会型态变迁,从早期农业社会的大家庭、亲密邻里人际关系,到近来工商社会下普遍的小家庭生活型态和疏离的人际关系,现代父母面对亲职难题时,不易取得外界支持,家庭成为社会中一个个的教育孤岛。

  可以预期,刚开始多数家长仍习惯困坐家中,视学校为禁地,显现出对小孩教育漠不关心的假像。要知道,漠不关心和不知「如何」关心不同,就像我们不是天生知道,如何做父母和教师一样;家长关心、甚至参与教育必须经过学习。明智的教师可以敞开胸,主动邀请家长到学校来,说明自己教学的理念、方式,提供学校行事历和活动信息。更何况当家长了解学校教学,家长关怀小孩教育的心便有了出处,也较能体谅教师的辛劳,为亲师互动奠定良好根基。

  家长接受教师善意鼓励跨出家庭,脱去社会、经济地位的外衣,与班级内其它家长藉经验分享与成长活动学习如何做好父母,个别家庭因而受益。同时因为家庭与家庭间横向密切联系而形成的强大支持网,将逐渐消弭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的孤独无助;学生身心亦因为家庭获得支时力量而安定;使得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在较稳定的状况下进行。

  惟家长如果耽溺于满足自己需求的学习上,势必无法跟上小孩学习、成长的速度,亦不能达成身为父母的教育责任。家长必须参与学校教育,在参与了解班级的学习过程中,藉由教师的协助与观察,对自己小孩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在成就自己教育责任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教师亦因与家长充分互动,对个别学生特质与学习有更清楚的了解,可以在教学上予以适切的辅助。

  然而,即便依民间教改团体建议,理想的班级学生人数二十人,一班亦有三、四十位家长,每位家长教育理念未必相同,何况有时个别家长的意见,未必符合学生的学习权益或其它家长的需要,私下沟通将造成误会与对立,产生困扰。为防止类似的困扰,避免被挤压的抱怨和批评四处流窜,亲师需要一个进行沟通与讨论的空间,让家长与家长、家长与教师间的意见,有机会在平等对话、相互尊重下,充分发言沟通、讨论并达成共识。

  班级家长会正是提供一个亲师对话的理想公共空间,亲师将共同关心的教育事务在这个正式会议中提出,进行理性沟通。这也比较符合依照多数人的意见来处理事情的民主程序。但是要特别注意“共识”不应违背教育理念与原则,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意见不能缺席,只要合乎教育目标,家长一定会予以尊重接受。

  班级事务透过亲师间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与意见交换,除了澄清彼此对事情的观点,达成为学生最高利益的共识,也建立互信、互谅的情感基础。需知沟通是亲师良性互动的起点,不是终点;沟通不应当作解决问题的手段,更不能因为暂时解决眼前的困扰便停止沟通。持续性的良善沟通将提升亲师关系到较高的层次,因为相互关心、了解而信赖,家长积极参与、支持和协助教师教学,亲师自然成为亲密的教育合伙人,关怀并协助学生全人发展是两者共同的课题。

  教师邀请和接纳家长,成为共创教育愿景的教育合伙人。关心教育的家长化被动为主动,以行动参与学校教育承担教育责任。学区与地方丰富、多元的资源,便随着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而大量挹注学校教育;愈多家长参与、支持学校教育,就吸纳愈多资源丰富校内教学。学生的学习便跨越了班级、学校的空间,与家庭、学区、地方的生活、人文融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