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资料库 > 班级教育

偏差行为的探讨与纠正技巧

本文Tag标签:偏差行为  

  一、前言

  人的偏差行为普遍存在于各个社会阶层中,尤其在还是学龄阶段的青少年中更是明显,许多人的偏差行为大概都是在这个时期养成的。所以教师在遇到学生有重大不良行为时,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应当适时且合宜地处理学生所产生的任何偏差行为,给予纠正与辅导,如此才能奠定学生优良的人格品性,以免将来步入歧途造成终生的遗憾,也造成社会大众的一大隐忧。以下即就偏差行为的产生原因与辅导纠正作探讨:

  二、偏差行为产生原因

  任何偏差行为皆可视为适应困难的症状。个人遭遇困难,无法以自已的能力、经验去克服,或无法改变自已的行为模式去因应环境的需求时,便可能诉诸病态的行为,以满足需要或解除危机。偏差行为是一种症候,此种症候又可以转化成新的偏差行为的诱因,导致连锁性反应;或使原发性适应困难更形恶化,于是因循相衍,成为恶性循环。因此,在行为与续发性偏差行为,是相当重要的。

  造成不良适应行为问题的原因可从五方面来看:

  (一)因素:包括健康情况与残障与否。经常生病的人脾气好不起来,残障者在生活方面势必遭遇到比一般人更多的挫折,这些对于生活适应都比较不利。

  (二)气质因素:气质虽是生而具有的,却不是遗传所致。有的人活动性强,适应性差、规律性低、坚持度高、注意力涣散,以致产生各种反社会的行为。这些气质倾向很可能从小就有,而且持续下去。这些气质本来无所谓好坏,但是由于社会的不同期望,容易被判定为反叛性,认为他太自我中心,不能听命行事。对于与气质有关的偏差行为,压制或惩罚往往无效,心须要藉助适当的引导。

  环境的因素:出身于破碎家庭的学生,没有得到父母的关爱,往往造成一生人格发展上的创伤。小区环境较差的孩子,孕育于庸劣的次级文化里,所以动作粗鲁、满口三字经,教人听了生气,有时被误以为对师长不敬;有的以替人取绰号为乐,使被取绰号者愤怒。其实这些都可能是在次级社会文化中的自然反应,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在学校清纯文化中潜移默化下,可望使其行为逐渐改善。

  机遇:这与「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有关。所谓关键人物与关键事件是一生中对自已影响重大的人或事,此二者通常不是个人所能掌握的。人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也很难自由选择其师长或同学,若遇到的尽是良师良友,则一生光明;若尽是遇到不好的友伴,就可能变坏。


  学习的因素:即由于「没学到」或「学坏了」,这是纯后天的因素。例如「打架」,可能因为被打时不知如何应付,所以就诉之于反击的本能以求自卫。如果曾经有人告诉他如何处理,他就可能不会用此下策了。至于「学坏了」,往往与家风有关,如果父母鼓励「不打则已、打则求赢」的行为,便可能养成孩子逞强斗狠的心理;如果父亲是大流氓,孩子也可能显得流里流气,不把人放在眼里,不易接受老师的教诲。

  ◎偏差行为的类型

  就辅导的观点,将偏差行为分为下列六类较实用如下:

外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违规犯过行为或社会行为。包括:逃学、逃家、不合作、反抗、不守规律、滥发脾气、撒谎、偷窃、打架、伤害别人、捣乱、破坏行为、欺负弱小、粗语辱骂等。

  内向性行为问题:即通称的情绪困扰问题或非社会行为。包括:畏缩、消极、不合群、不敢表示自己意见、过份依赖、做白日梦、焦虑反应、敌意情绪、自虐、自杀行为等。

  学业适应问题:成绩不如理想,而由非智力因素所造成,往往兼具有情绪上的因扰或行为上的问题。包括:考试作弊、不做功课、投机取巧、粗心大意、偷懒、偏爱某些功课而偏恶某些功课、学业成绩不稳定、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低成就等。

  偏畸习癖:或谓之不良习惯,多与性格发展上的不健全有关。包括:口吃、偏食、吸烟、饮酒、吸食药物(毒品)、性不良适应(过度手淫、窥视、作弄异性、沉迷于黄色书刊图片、作异性打扮、不当性游戏)等。

  焦虑症候群:由过度焦虑引发而来,有明显的身体不适症状或强迫性行为,通称为精神官能症或「神经质行为」。包括:(1)遭遇困难时,表现坐立不安、发抖、表情紧张;(2)由焦虑引发消化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机能障碍,如呕吐、肚痛、头昏、心胸不适、全身无力等;(3)由焦虑引起强迫性思考、强迫性动作;(4)遭遇困难时,表现「歇斯底里」,即身体器官忽然产生感觉或运动机能的障碍,如手足麻痹、目不能视、耳不能听、口不能言、身体痉挛、或忽然如产生双重人格般。
精神病症候:其行为明显的脱离现实,属于严重的心理病态。包括儿童精神分裂症(如自闭症)、躁郁症等。

  ◎偏差行为的解决

  辅导偏差行为的方法有很多,下列几种策略是最基本:

  了解与接纳:这是基本药方,可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不同意学生的言行,但需接纳他们为有价值、有尊严的个体;我们可以直接说明不同意学生的某些言行,但不可将他整个否决掉或加上侮辱性的标记。所有的行为都有它的原因,我们一定要「设身处地」地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或问题,避免强迫式的推销或武断的批判。

  回馈:老师要作为一面镜子,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行为的盲点---这种盲点常常是一些看不到的缺点,从而产生自行矫正的动机。例如:学生扣子不扣,老师可说:「你的扣子没扣好」,而不必使用命令或威胁说:「你扣子不扣好,我就要‥‥。」这种温和而具体的回馈,是一种尊重,基于人皆有求善求美的动机,学生往往乐于自动改正。

  澄清:有些学生因观念不清或观念错误才犯错,如没物权观念,看到路边无主的脚踏车就偷去,看到别人的笔就抢。我们辅导时,要用说理和澄清,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反问法,使之词穷而自知理亏。

  增强:如果前面几种方式无效时,可以使用增强策略,而最具体的是奖惩。奖惩的原则应是多奖少惩,以奖为主,以罚为辅;要让他了解为何得奖或受惩,而且要快;精神的和物质的交互并用;奖惩的种类和程度要与行为相称。此外,还要重视个别差异。

  示范:老师以身作则,使学生模仿;表彰好人好事,使「见贤思齐」;鼓励学生结交益友,乃至主动安排友伴;指导阅读名人传记等,均可产生良好示范作用,让学生从观察中来学习。

  改变环境:这是最不得已的方法,如:调整位子、调班、调校,让他暂时改变环境。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新环境重新开始,并不是拒绝他、抛弃他。使用改变环境策略时,一定要和新环境保持联络,共同帮助学生。教育的原则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学生在某种情境有「水土不服」情形时,老师是可以把他捡起来,但请把他放在另一个适当的地方,给他一条「生路」,而千万不要把他丢掉;事实上,也绝丢不掉的。这是教育伦理,也是教育责任的问题。

  五.方案之探讨与辅导

  离家出走行为的辅导:离家出走的行为在青少年期亦相当普遍,虽未必诉诸行动,有此幻想者,颇不在少,特别是在家遭受挫折或感到不如意时为然,故可视为一种象征性行为。其辅导策略如下:

  出走与逃学一样,往往是更严重行为的讯号。首先应调查原因,如果情况严重而无法改进,则请求专门谘商机构的协助,以了解和处理其问题。

  一个最可能的原因是关系不佳,孩子借着离家出走来逃避打骂或被拒绝。父母应与所有亲友保持连络,应用各种可能的人员和机构,把孩子找回来(因其可能的不良后果太大了)。如果这是一种持续性的问题,便可能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当孩子回家以后,勿立即予责备,应由辅导人员与他谈谈,让他说出他的一面。

  举行个别谘商,让孩子了解:出走实际上只有对自己不利。

  进行父母谘商,使父母了解应让孩子有适度的自由,以表达自己而不担心受罚。讨论父母如何关心子女。父母应协助孩子建立责任范围与限度,并了解违犯这些规则时的可能后果。

  孩子若一直表示他要出走或以之威胁父母,父母就要提高警觉,并努力设法了解孩子的抱怨是什么。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