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资料库 > 班级教育

班级经营

本文Tag标签:班级经营  

  随着时代潮流的演变,很多事情都产生了很大的改变,教育就是其中的一种。教材的多元化与教育理念的进步,也促使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过去的讲述法而已,教师们试着以更活泼更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来让学生能在轻松中更有效率地来学习。运用分组学习便是其中的一种可行方式。分组学习讨论的方式有其利弊,优点是在同一小组中、学生个人感受到的压力较少可以较自在的发言、藉由小组讨论方式来刺激彼此共同思考,也能让小组成员听听别人想法、观点。缺点是小组成员间的协调可能不是很好,可能会出现有人好表现、有人沉默的现象以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果。因此若要引导学生在沟通与讨论的活动中思考与学习,教师必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营造教室沟通的气氛。

  《影响小组成员如何互动与讨论的因素》

  影响小组成员如何互动与讨论的有关因素包括1.小组成员的个性2.小组成员对讨论的观念3.小组成员所扮演的角色4.小组成员的社会关系。试举例说明如下:

  (1).小组各个成员的个性

  小组中各个成员的个性会影响他如何参与小组的沟通活动,也会影响整组沟通活动的进行,并且会影响成员知识建构的可能性。

  1. 有的人个性爽直,有话会直说,促使沟通双方就沟通的症结处,直接协商。如小华常有其对事物的特殊想法,常会提出来让组员有思考接纳多种不同想法的机会。而个性内向的小英就常把发言的机会让给别人,因此没有启发小组成员相互沟通思考的贡献,也没有因参与讨论而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2. 有的人经常会独占话面,自己说错也不肯承认,别人质疑他还会恼羞成怒、反唇相讥,或是耻笑反应较差的组员。

  3. 有的人则爱与别人唱反调,当别的小组成员在讨论时,他还在说题外话或嬉闹,干扰活动的进行。

  (2).小组成员对讨论的观念

  小组成员对讨论的观念,不仅会影响他们如何进行讨论活动,也会影响他们知识建构。

  1. 有的小组成员认为讨论就是要理解对方的意思,他们倾听对方的意见,并且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以确认自己已经理解对方的意思。

  2. 有的成员认为讨论就是一个组员说出代表性作法就可以了,不需要每个组员都说;有的人认为用自己的想法来理解对方的意思就好了,不一定要听对方说。

  3. 有的成员只把讨论的活动看成是回答老师的特定问题,根本没有参与讨论。

  4. 有的成员则把讨论的活动看成是轮流说话,或问问题,没有专心倾听,沟通彼此的想法,往往在各说各话话结束言谈,徒有沟通的形式,没有激发思考的实质。

  (3).小组成员所扮演的角色

  小组成员依个人的特色,对讨论的观念,对讨论课题的认知,还组员之间的关系,在小组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参与讨论活动。

  1. 主控者

  具有社会地位或较强势的组员会主导沟通活动,担任主控者的角色,他们会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或结束谈话,谁先说话,说什么话;也会在组员发表想法后,摘要或重述对方的意思,然后请下一位发言,俨然是一副老师的模样。

  2. 跟随者或参与者

  沟通讨论的进行需要有跟随者、参与者和倾听者才会有对谈,讨论的活动才能展开;如果组员拒绝参与,就会阻碍整组沟通的进行。当主控者起始讨论后,要有组员接受主控者的邀请,参与彼此的沟通,其它的组员也要愿意跟随小组所进行讨论流程,倾听对方的想法,并针对彼此之间的差异进行讨论,让成员有多元的想法与深入思考的机会。

  3. 提问者

  沟通和讨论的进行不但需要组员的倾听,还要组员对所谈提出问题,才能达到彼此沟通理解对方的意思,也才能对议题有加深或加广的思考与讨论。

  4. 监控者

  在小组讨论中的进行中,监控者的责任就是要确认沟通能顺利进行,包括确认沟通双方是否理解,提醒组员拉回主题、针对问题回答,或是邀请组员扮演组内讨论所需要的角色,提升沟通和讨论的质量。

  5. 仲裁者

  小组讨论的历程中,若是遇到组员无法参与,思考瓶颈,或各执己见的时候,需要一位仲裁者决定该谁发言,或是暂时搁置某个话题。仲裁者通常是组内的大哥大,组员都信服和接受他的决定。

  (4).成员的社会关系

  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小组讨论的进行。成员之间的关系包括对手的关系、敌手的关系和同党的关系等等。造成这些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因素包括组员的个性、对讨论的观念、还有对社会地位的需求。

  1. 对手的关系

  对手的关系是指小组成员之间有势均力敌的对手,他们通常可以相互理解、沟通、还有激发思考,产生对谈,使知识的创发过程成为可能。

  2. 敌手的关系

  敌手的关系是指小组成员间由于竞争、好强的心理作用,视对方为竞争的对象,双方常会因小事而较量,意气用事,影响小组沟通、讨论、思辩与合作的可能。

  3. 同党关系

  同党的关系是小组成员相互依附、支持的关系、在小组团体中,有些主控性比较强的学生想一意孤行是行不通,因此他们会拉拢较为其它成员所接受的一员,以达到主控组内活动的目的。

  《老师如何运用小组成员互动培养沟通的知能》

  我们可以就小组成员的特色,小组成员所扮演的角色、还有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三方面的互动,来谈老师如何善用社会运作的优点,而避免它可能产生的缺点,好经营小组沟通的进行,提升小组对议题讨论的实质。

  一.小组组成份子选择

  1. 老师可以安排个性内向又不善发言的,和个性直爽又能扮演提问者的成员在同一组,如此提问者就可以引发不善发言的人将想法说出来。

  2. 老师在选择小组成员时,最好不要安排两位个性强人在同一组,因为他们常常会互争主控权、或因争执而没有进行讨论;同理也不要将两位个性顽劣的人编在同一组,否则会因为嬉闹而干扰活动的进行。

  3. 老师在选择适合的组员要考虑成员的实力要相当。假如小组内没有势均力敌的对手,对谈很难产生。

  4. 小组成员必须要在不同的时机扮演合适角色,才能使沟通讨论能顺利进行。一个运作成功的小组,必须有引发讨论的起始者、主控者、参与者、支持者、提问者、监控者、协助者和协调者等等,老师在选择小组成员时,必须理解学生可以扮演那些角色,尽量安排同一组内的成员都有这些角色。

  二.训练组员的讨论能力

  虽然老师可以尽量安排小组成员最佳搭配,但是有时候会有实施的困难,因应的办法之一,就是训练小组成员的讨论能力,让小组成员即使是不合适的搭配,也能成为最佳拍档,以使沟通思考活动进行。

  1. 首先训练学生的提问的技巧,让学生学会用可以让别人听得懂的话将自己想法说出来。

  2.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倾听和理解对方想法的习惯。老师可以在全班性的讨论情境中,示范他很有耐心地倾听学生的言谈,
即使是对一位一时无法说清楚学生也要耐心等待。

  3. 为了达到沟通理解的目的,学生还要能彼此确认是否理解对方的意思,如此才能就双方想法深入讨论。

  4. 为了加广讨论的内容,学生除了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想法之外,还要知道自己和其它组员想法的差异。

  《结论》

  从前面种种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了解运用小组成员的互动来培养学生沟通的技能是一种可以达成的方式。不过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对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质、行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行,否则有些学生被教师强迫担任某一种角色时,会出现抗拒的行为,甚至会讨厌上课,那就不是我们所希望的情况了。此外教师对学生的演练给予回馈时,对于学生表现较差的部份不要给予负向的评价,如你真的很笨或你太差劲等字眼,要使用较中性且不带有强烈评价的字眼,如你提问的技巧很不错但是如果在语句的使用上能更简短的话那就更好了之类的语词。如此学生不仅会对自己的表现较有信心,且比较会采纳老师所给的回馈,以求进步。如果老师在使用上述所说的方式时能注意这些事项,那么营造小组讨论沟通的气氛及提升沟通质量的期待是可以被预期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