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资料库 > 班级教育

班上有暴力行为

本文Tag标签:暴力行为  

壹、 前言

人类文明推进的脚步十分神速,新世代的孩子感受丰富的文化刺激,对新信息的接受力又强,因此智能发展比过去的孩子快,思想早熟的程度早巳超越我们所能预估的。想要教育良好的下一代,所依循的不应再是教条和权威,而是对孩子充分的尊重和接纳。所谓暴力行为不仅止于肢体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也包括了其它如:语言伤害、被强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被故意陷害玫造成生理、心理的伤害等。

学生暴力行为的形成来自个人、家庭、学校与社会等因素,当整个社会环境出现偏颇,学生所处的家庭结构异常(如失亲、单亲、复杂家庭),或是其家庭功能巳呈现失常(如父母常吵架、家庭暴力、家人如路人、不当管教)时,教育工作者很难针对大环境以及学生的家庭、父母改变什么,唯有在比较能掌控学校因素中,积极地辅导学生改变其个人偏差的认知和暴力的行为,引导他们在迷失中找到方向。切莫轻易地把「顽劣不堪」这样的标签贴在学生身上,以消极异样的眼光,助长他们的负向自我概念,增强其暴力行为。

贰、 用心教、耐心等

在辅导学生行为问题时,多数的老师常会感到挫折而有无力感,抱怨自己付出了许多心血,用尽了各种训练方法,何以学生的暴力行为仍旧不断出现,失望之余,终将学生视为「毒廇」,能丢则丢,能避则避。但我们要知道,孩子改变是需要时间的,一个经常情绪失控的学生,不是几番晤谈、开导,几次训练课程,就能使他不再成为施暴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师除了多方探究学生暴力行为的成因、搜集充分的资料,并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拟定多元的辅导策略外,更重要的是耐心的等待学生的转变。

「用心教、耐心等」,唯有以接纳的态度,帮助学生将内在的情绪宣泄出来,如此才能让学生放下拳头与老师坦诚相待,接受引导并配合改变。辅导本就不是立竿见影的工作,老师们在循循善诱之余,亦莫忘时时提醒自己,做好心里准备,除了以爱心感化学生,更要以耐心陪他们走过这一段转变的历程,急于想看到结果,只会让辅导者太早对学失去信心,进而否定了学生的一切。

参、 如何预防学生的暴力行为

社会急遽变迁,道德观念、生活习惯、思考模式、行为准则都产生极大的改变,使犯罪率增加,犯罪年龄层下。校园不再单纯,「暴力问题」巳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学会因应处理巳成为教师急要之务。

学校的教化功能倘若能有的发挥,对家庭、社会所带给孩子的不利影响,也许能提供更多一些的补偿作用。以下是针对如何预防学生的暴力行为提供一些方法:

一、建立学生辅导新体制

1. 整合一般教师、训育人员及辅导人的力量,改善以往全校教师及行政人员无法相互支持、分工合作,导致辅导工作绩效低落的现况。学生暴力行为的辅导,全体教师在理念上要能达成共识,截长补短、相互合作,在态度上不要只注意到学生行为本身,而应将焦点放在行为背后的成因,以及其改变的可能性,并以暴力行为的矫治为其终极目标。

2. 建立学生的流畅申诉管道。

二、营造良好终极目标

面对学生的暴力行为,老师往往对施暴者说教一番,或是单就其行为做处罚,殊不知施暴者的情绪在未经适当的引导下,老师的指责只会制造紧张敌对的状态,受罚者更多的怨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预防学生暴力行为的第一步,所以处理学生暴力行为,我们可以实行下列的方法:

1.洞察行为成因:

   光注意暴力行为本身,容易误导我们的判断,处理时不易得到学生的认同,而使学生对老师报以敌对的态度,所以老师在处理学生暴力行为时,应充分了解其行为后的成因,如此学生才能心服口服。

2.以关心、接纳为前题:

   教师对学生需要有高度的包容力,能以关心、接纳的态度来看待学生行为,学生才因老师的同理心而减少积怨的机会,同时也因老师的支持和鼓励,施暴者的思考和行为模式才能逐渐透过引导而趋自正面的态度。

3.帮助学生发挥所长:

   有暴力行为的孩子,多半予人负面的评价,久而久之,学生便形成负面的自我概念,从此自暴自弃,对老师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行为也缺乏反省的能力。老师若能协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经常给予他们发挥所长的机会,学生得到某种程度的支持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无形中增加其发展的空间,同时也维系了师生良好的情谊。

4.给予发泄情绪的机会:

   压抑学生的情绪和过剩体力,并非建设性的师生互动关系,老师除了平常教导学生如何商当宣泄情绪外,也必须在教育的环境里随机制造些机会,让学生尽情发泄体力,舒解情绪。

三、培养教师危机处理的能力:

处理学生事件时,老师必须让每一方者感觉到被照顾、受尊重,同时也让他们认清在整个事件中,自己所应负的责任,透过同理对方的心情,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一番反省,如此才能有效地发挥处理策略的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态度和方法上做了良好的示范。

四、充分运用同侪辅导:

1. 同侪之间由于年龄相近,具有较相同的次文化背景,成长经验以及语言表达方式,所以同侪辅导较易获得受辅者的认同与接纳,有效达成辅导的目的。此外,利用同侪的力量,也可弥补老师平常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有效侦测出学生的潜在问题,使辅导的预防性功能得以发挥。

2 . 利用个人基本数据,记录目前交友状况,与家长密切联系;观察班上学生的出入,若与素行不良份子来往,则立即劝阻,单纯化其交友状况。

五、家庭的防治之道:

1.请家长过滤电视节目,拒绝暴力影片,防止学生模仿成人的攻击行为。

2.鼓励家长建立良善的亲子关系。

3.从家庭中就从事法律教育倡导,让学生了解犯罪后需承担的罚责。

肆、事后处理

一、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

1.事发之时应立即隔开冲突学生,通知训导处。

2.善用人际冲突的沟通技巧。

3.帮助双方当事人冷静思考。

4.积极与家长联系

5.了解原因,疏导情绪。

二、师生之间的冲突

1.训导人员或辅导老师立刻将犯错学生带离现场,并隔离使其冷静。

2.安排适当人员安抚当事人之情绪。

3.训导处或辅导室立即调查事件发生过程:

1 学生部分

收集有关学生自白纪录,教师询问有关学生之纪录,其它在场学生约谈纪录,彻底了解事件起因、过程及责任归属。

2 教师部分

了解当事教师处理事件之过程,平常师生之关系,教师平时处理学生偏差行为之纪录,以往与学生家长沟通之纪录。

4.校长或训导处召开校内危机事件处理小组会议,邀请训导、辅导人员、导师、认课教师及有关教师参加讨论,共同充分了解事件发生原因及细节,决定事件处理之目标与步骤,并协调有关人员介入帮忙处理。

(一)处理目标

1 学生能确实了解犯行,并虚心改过。

2 重建师生良性互动关系。

3 澄清班级学生之观念。

(二)处理步骤

1 约谈有关师生一起厘清事件经过,并确定责任归属及惩戒原则。

2 邀请家长到校沟通,共同处理学生偏差行为。

3 班级进行团体辅导。

5.训导处与辅导室一同约谈学生之家长,说明事情发生之经过,分析学生行为严重违反校规及对校方所造成之伤害,以辅导学生行为改善为原则,争取到家长全力配合之意愿,更与校方共同研拟管教方法,以其子女在校期间有改过销过之机会。

6.训导人员、辅导老师、导师、任课老师及有关教师共同研讨本次事件之最后处理策略,决定利用该班自息课时间,安排由训导主任,辅导老师和导师与全班同学进行整个事件之澄清与讨论。

伍、暴力冲突后的善后策略

一、倾听与劝告。

二、辅导与分析。

三、对于屡劝不听,多次辅导无效或暴行情节严重者,依校规处理。

陆、 结论

身处变迁迅速、价值混淆的现代社会中,面对心性不稳定,思想欠成熟的青少年,教师随时身陷危机的可能,故主动钻研教育专业知能,时时历练危机处理能力,是每位教师应有的积极态度。尤其在今日民主制度下,「尊重」与「宽容」更是教育青少年的基本理念;当危机发生时,教师必须拥有面对危机的勇气,能当机立断,马上处理,并懂得寻求适当的支持,以掌控危机的扩张及解除危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