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新视野 > 育儿新闻 > 医疗卫生

川崎病,在现代社会爆发

本文Tag标签:儿童健康  
  看到我们的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一是奇怪这个病的名字,二是奇怪我们为什么会说起这个很少见的病。

  的确,长久以来,川崎病一直淹没在众多儿童疾病中,没有得到过特别的关注。但是,社会的发展,却可能让它得到一次“爆发”的机会!

名词解释: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1967年,日本的川崎富作教授首先描述了该病,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先后作了有关川崎病的报道。据统计,目前全球累计病例已经超过30万例。

  2003年月-12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童医院、新华医院等50多家医院历时半年,共计调查了1390人次的门诊病儿,结果显示,上海5岁以下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为34/10万,相比以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上海儿童川崎病的发病率要高于江苏、广州等地。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黄国英教授告诉记者,近几年,儿科医院每年收治入院的川崎病患儿达100名左右。

  为什么一种少见的疾病突然开始“高发”了呢?黄教授分析说,川崎病在上海发病率的逐年提高,除了与种族有一定的联系外,可能与城市越来越严重的工业污染有关。由于川崎病是引起儿童时期缺血性心脏病、成年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所以黄教授告诫父母要对此病引起足够的重视。

哪些孩子容易得川崎病

  黄国英教授介绍说,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的孩子。根据调查资料显示,自从1988年以来,上海地区已经诊治的川崎病患儿近1500例。在这些患儿中,84%为5岁以下的孩子,而且男孩的发病率是女孩的2倍左右。

  其中,27%的患儿在病后一个月出现冠状动脉损害,其中有2例分别因为冠状动脉破裂和急性心力衰竭而死亡,并有22例发生了2次,也就是说有复发的现象。

  一般来说,春夏交替季节是川崎病的高发时间,但它的病因迄今未明,专家们猜测它可能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川崎病有什么症状与危害?

  患川崎病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持续发热、皮疹、眼结膜充血、口腔内膜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但也不排除在有些时候,川崎病可能是以肝、肺、肾等器官的损害为首发症状的。

  川崎病引起的心血管损害是影响预后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造成儿童时期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还可能在孩子成年后引发冠心病。而冠状动脉损害和心力衰竭则是川崎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根据分析表明,川崎病的发病年龄越小,冠状动脉损害的危险性就越大。

  除了冠状动脉损害与心脏损害外,约有1/3的患儿还可能出现肝、肺、肾等器官的损害。

  不过,由于近年来诊治水平的提高,川崎病的病死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2%下降到0.5%以下。

如何防治川崎病?

  黄国英教授说,在目前情况下,川崎病基本上没有什么预防的方法,而且因为它表现出来的症状与麻疹、药疹等传染性疾病相似,所以常常会被误判。黄教授提醒年轻的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的症状,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的儿科就诊。上论断,早治疗,是把川崎病对孩子身体的损伤降到最低的最有效的办法。

  由于川崎病在治愈后,还有1%-3%的复发率,所以即使孩子已经痊愈了,也请父母根据医嘱定期到医院随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