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新视野 > 名人育儿 > 艺术人生

童话大王郑渊洁谈教子心得

本文Tag标签:父子关系  

  导读:

  他是一个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童话作家 从小就特立独行天马行空

  “一天老师又出了一篇作文,叫早起的鸟有虫子吃。我就仗着小学二年级的那次成功,就把这个题目变更了,我就写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9年前,他用童话编写教材, 在自己的家里教育儿子, 引来一片争议

  “为什么把这几栋楼房用围墙圈起来,前后左右坐满了同学,老师把听得懂的话往听不懂里说,把简单的道理往复杂里说就是学校呢?”

 
  9年过去了,他的教育模式是否成功,当年那个小男孩现在还好吗

  《面对面》王志专访郑渊洁,探询“童话大王”的教子心得

  对“童话大王”的教子方式你有何看法?

  您是读“童话大王”长大的一族吗?您对“童话大王”的教子方式有什么看法?来说两句吧!

  精彩对白:

  王 志:那你为什么会让孩子不上学呢?

  郑渊洁:如果学校他上得很开心的话,如果教育很正确的话,很尊重孩子的话,我当然乐得了,我非那劲干什么。

  王 志:你会打孩子吗?打过吗?

  郑渊洁:没打过,一次都没有。

  王 志:你怎么检测自己的教学成果呢?

  郑渊洁:“逆向考试”,就是他学完这一门课了以后,他出题考我。

  王 志:在你眼里你儿子现在是谁?

  郑渊洁:他是老板,我给他打工。

  王 志:你会有种试验成功的喜悦吗?

  郑渊洁:心里头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现在不会找我算帐了。

  人物介绍:

  郑渊洁

  1955年生于石家庄

  1979年 开始童话创作

  1985年至今 担任《童话大王》杂志撰稿人

  正 片

  解说: 郑渊洁这个名字对于许多出生在上世纪7、80年代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撰稿的《童话大王》20年来一直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儿童文学期刊。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鲁西西、舒克、贝塔和大灰狼罗克,几乎伴随了中国一代人的成长。

  9年前郑渊洁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他把儿子郑亚旗从小学接回家中自行教育。他为儿子写了10部童话教材。儿子18岁那年,郑渊洁又终止了对孩子的一切经济支持。他独特的教育方法引来了众多争论。

  2005年1月,郑亚旗创办的名为《皮皮鲁》的连环画册问世,郑渊洁作为撰稿人现在给自己的儿子打工。

  2005年5月,《面对面》记者专访了深居简出的郑渊洁,他的儿子郑亚旗也一同出现在了采访现场。

  记者:你就不担心孩子将来没有文凭?找工作怎么办?

  郑渊洁:我就没文凭。

  记者:你自己设身处地,但是你能保证你儿子跟你一样优秀?

  郑渊洁:不优秀就扫地,扫地也挺好,自食其力,扫大马路也挺好。

  记者:如果你儿子真的去扫地了呢?

  郑渊洁:实际上他18岁开始找工作没那么顺利,是找不到的,一填简历,人家一看小学毕业,首先人家就打一个问号,北京户口的人怎么会小学毕业,你是出什么问题了?实际他到超市扛过三个月的鸡蛋,就是到一个超市,五毛钱一箱,这样扛了三个月,然后慢慢才找了这个报社。

记者:但是如果说儿子没有这个本事,他真的扛鸡蛋,一直扛下去,那你做父母的心里会怎么想?

  郑渊洁:一直不知道,但是他有一次扛鸡蛋没跟我们说过,回来的时候身上有土,我说干什么去了?他说扛鸡蛋去了,那一刻就是说,跟奥运会升国旗似的,我当时就是这个感觉,我觉得他特有出息,这是迄今为止我觉得他干的最有出息的一件事。

  解说: “事实上,从我的儿子出生之日起,我便加入了同其他父亲竞争的行列。我发现人类只有两种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和复制性思维。我认定在这个时代只有创造性思维是能够导致孩子日后出人头地的基础。”(摘自《郑渊洁随笔》) 
郑渊洁和女儿


  1983年,儿子亚旗出生的时候,郑渊洁已经在童话界小有名气。亚旗享受着自由、宽松而富足的幼年时光。经济上颇为宽裕的郑渊洁时刻准备满足儿子提出的各种要求。

  记者:那你怎么管教孩子呢?你会打孩子吗?打过吗?

  郑渊洁:没打过,一次都没说过,一次都没说过,你不应该这样做这件事。全是鼓励,你全鼓励了以后,他认为全是优点了,他真的全是优点了。你说走神是缺点吗?精力不集中,想象力丰富的人都是通过走神来完成的,爱因斯坦发明相对论就是骑自行车,两边的东西往后转,他就发现了相对论。因为他这种优点,你把它变成缺点,还来贬低他。我小时候经常走神以后,老师就说郑渊洁你站起来回答问题,发现走神以后,他不是说,你也别表扬我,比如说你将来有出息,你是童话大王什么的,这也不现实。别让我出丑,站起来站一节课,马上出一个题让我答!

  记者:老师担心你走神可能耽误学习。

  郑渊洁:老师小时候教我们的知识现在都过时了,没有用,知识更新是非常快,走神是非常关键的事,人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只有走神的人才会有想象力。

  解说:在儿子受到了一次关黑屋子的处罚之后,郑渊洁就再也没有把孩子往幼儿园送。1990年, 亚旗 7岁的时候,他还是和同龄的小朋友一样进入了小学。但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始终让郑渊洁担忧。

  想打破中国传统的育儿方式把孩子培养成才,这本身就需要很大勇气!郑老师就是这样敢于挑战传统教育的人!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