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言风格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

本文Tag标签:  

  幼儿的社会化是幼儿在与周围人的互动中实现的,教师作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社会化起着导向作用。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语言,既是教师与幼儿之间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媒介,也为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架起了桥梁。教师通过语言向幼儿传递文化,启迪智慧,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好奇与疑问,表现自己的欣喜与兴奋。实践中,教师以怎样的语言风格作用于幼儿,直接影响着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求助行为

 

  A教师:“哦,好孩子,互相帮助。”

 

  “老师,我帮小妹搓纸绳。”博博对教师说。“哦,好孩子,互相帮助。”教师回应道。这时,琳琳走到教师面前说:“老师,我的棒棒胶干了,不能用了。”“哦,没关系,可以先借其他小朋友的。”教师边说边和琳琳走到他们组。博博也跟了过去,对琳琳说:“你用我的吧。”“谢谢!”琳琳高兴地继续做自己的纸绳贴画。教师摸了摸博博的头说:“好孩子。”

 

  B教师:“那就是你的问题。”

 

  “老师,我不想画了。”乐乐对教师说。“你可以涂色。”“找没有带水彩笔,他们不借给我。”“那就是你的问题。”“他不听话,我就不借给他。”一个小女孩说道。“他还把水彩笔弄坏。”又一个男孩说道。“好了,画完画的可以看一会儿书。”教师制止道。

 

  反思:两位教师对上述相似事件的不同处理,取得了相异的效果。A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以建设性的语言给予了积极回应,既给幼儿提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激发了同伴间的友好行为,在幼儿间营造了关心、和谐、帮助、接纳的人际氛围。B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以消极的态度进行了回应,在幼儿间未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未能抓住有利的教育契机,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教师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幼儿,让幼儿感受教师、同伴群体的情感支持,在融洽、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实现社会化,对幼儿良好品德等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展示行为

 

  A教师:“你给我讲讲好吗?”

 

  “老师,你看我做的。”悦悦向教师展示她的小制作。“你给我讲讲好吗?”教师回应道。“小兔子家有三座新房子:蘑菇房子、三角房子和大房子。蘑菇房子和三角房子之间用石子路连着,小兔子就可以从蘑菇房子跳到三角房子里玩了。兔妈妈正在大房子里给小兔子做饭,烟囱正冒烟呢。天上的大雁在飞,还有太阳和云朵,小兔子可高兴了。”“好,真不错。”教师微笑着回答。悦悦高兴地继续粘贴……

 

  B教师:“你不用让我看,等会儿我才看。”

 

  “好了,把你们要送的礼物都画到纸上。”教师说道。幼儿取出彩笔盒,开始画画。不一会儿,一个小男孩说:“老师,你看我画的花。”“你不用让我看,等会儿我才看。”教师回应道。又一个小女孩拿着自己的画给教师看。“你画的是什么?”“一幅画。”小女孩说道。“就没有别的了?再想想去。”教师回应道。

 

  反思:A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以接纳的语言给予了积极回应,给了幼儿展示、表现的机会,也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爱与关注,满足了幼儿自尊、自信的需要。B教师对幼儿发出的信息以冷漠的态度进行了反馈,未给予幼儿适宜的指导与支持,教师与幼儿之间未能传递爱与接纳、认可与欣喜的情感,未能满足幼儿的社会性需要。《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幼儿,满足幼儿自尊、自信的需要,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告状行为

 

  A教师:“别哭了,你把他叫来,老师问问他。”户外活动时,宇宇哭着向教师告状:“老师,鸣鸣追着抓我。”“别哭了,你把他叫来,老师问问他。”宇宇把鸣呜叫来。“你为什么抓宇宇?”教师问。“我们玩警察游戏,我追他他就哭了。”“他跑得比较慢,你是哥哥要多帮助他,知道吗?”“知道了。”“去玩吧。”鸣鸣和宇宇又一起玩去了。

 

  B教师:“你别告别人,你是什么样子,我最清楚。”幼儿边看图书边听录音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时,一个小男孩指着另一个幼儿向教师告状:“老师,他撕我的书。”“你别告别人,你是什么样子,我最清楚。”教师回应道。

 

  反思:两位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方式。A教师对幼儿的告状报以询问的态度,并给予幼儿适宜的引导,帮助幼儿逐渐习得交往的技能,在幼儿之间传递着学会关爱、学会帮助的信息。B教师凭借主观印象以消极的态度制止了幼儿的告状,既未询问幼儿告状的事因,也未给幼儿的同伴交往以恰当的引导,促进幼儿的社会化。《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教师作为教育者应在帮助幼儿内化社会规范的过程中,促进幼儿的社会化。

 

  教师如何回应幼儿的行为结果

 

  A教师:“来,我们一起给她喊加油吧!”

 

  户外活动中,幼儿进行“小青蛙捉虫子”比赛。参赛幼儿认真快速地往前跳,围观的幼儿大声地喊:“加油!加油!”其他幼儿都已捉到虫子跳回来了,可萌萌才刚刚跳到田地里。喊“加油”的孩子们开始笑话萌萌“最后一名”。“来,我们一起给萌萌加油吧!”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喊起了“加油”。等萌萌最终跳到终点后,教师说:“萌萌虽然是最后一个跳回来的,但是她做得很规范,并坚持跳了回来,大家应该给她鼓鼓掌,鼓励鼓励她。”其他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给萌萌送上了掌声……

 

  B教师:“你还送飞机,你送得起飞机吗?”

 

  “我们给卖火柴的小女孩送礼物好吗?”教师提议。“好,送汽车。”“‘汽车’现实吗?我们要送小女孩最需要的。”“送花。”一个小男孩喊道。“送花干什么,既不能吃,又不能穿,你就不动脑筋想想,一点都不现实,你们要送她最需要的。”“送飞机。”“你还送飞机,你送得起飞机吗?”教师训斥道……幼儿开始自由地画礼物了,一个小女孩对旁边的小男孩说:“你看我画的五角星。”“她又不需要五角星。”小男孩回答。

 

  反思:A教师以恰当的方式给予幼儿正确引导,既保护了跳得慢的幼儿的自尊心,又给予其他幼儿适宜的引导,使幼儿学会如何去评价同伴,在幼儿之间营造了一种欢乐、和谐的人际氛围。B教师期望幼儿所回答的是自己预设的答案,否则,便认为不合理、不正确,使幼儿只能有一种声音,即教师所认同的声音。而幼儿也以教师“认同”的标准作为评价同伴作品的依据,在幼儿之间未能形成相互欣赏、相互悦纳的心理氛围。《纲要》指出:“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学前期是幼儿自我意识、自我评价逐渐发展的时期,幼儿的评价具有依从性、被动性的特点,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为标准。因而,教师要善于引导,慎用评价,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较为独立、客观、多面地评价自我和同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的语言风格既是教师儿童观、教育观的反映,也隐含了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以及教师对幼儿的不同期望。当教师对幼儿具有积极期望时,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也更倾向于积极,教师会给予幼儿更多的语言鼓励,以及更多的注视、微笑、点头等关怀性身体语言鼓励幼儿,给幼儿提供更多的锻炼、尝试、表现的机会。而当教师对幼儿形成消极期望后,则倾向于以消极的方式对待幼儿,较少运用各种身体语言、动作来鼓励幼儿。教师对幼儿不同的期望与对待,也直接影响幼儿形成不同的自我意识和行为方式,进而影响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反思自己对幼儿的期望水平,优化自己的语言,让每个幼儿都能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与支持,以积极的语言在师幼互动中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尊重、接纳、对话式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教师的情感支持中,形成良好的自我预期,得到积极的发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更多关于 的文章
  • 没有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