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用色特点的研究

本文Tag标签:  

    色彩是绘画情感表现的主观感受,是视觉交果的物质外壳。不同的色彩往往会给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并随之产生丰富而又特定的联想。例如,橙色给人以向阳、高兴、气势、愉快、欢乐的感觉容易使人联想到日落、秋天、落叶、橙子等。绘画时,色彩的调配与组合往往能传递出更深的内涵。

    早期教育已越来越为社会、学校、家长所重视,尤其是艺术素质方面,而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美术教育。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他们在画画时都喜欢用彩笔来描绘周围的人物和大自然的风光。研究4-5岁幼儿的用色特点便于了解此年龄阶级的儿童在美术设色、涂色方面的发展特征与作品中所反映的幼儿身心发展的特质,对以往的教育做出反思,并制订出适合中班儿童,并能促进其发展的教育方案,以使儿童获得最优化的发展。此外,了解和掌握中班幼儿的用色特点还将为幼儿教育工作提供指导依据,使环境设计,教学用见及各科教学挂图等的制作在色彩方面有的放矢。

    基于此,本研究力图通过对中班幼儿绘画用色的测查,结合观察,以获取目前中班幼儿用色特点的第一手次料,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些适宜的教育途径及教育建议。

    研究对象、内容、方法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取样获得抽取杭州市浙大西溪校区幼儿园中班幼儿27名,淳安千岛湖镇机关幼儿园中班幼儿55名,共计幼儿82名。

    二、研究内容

    对中班幼儿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的涂色能力、色彩的审美倾向及随类赋彩能力色彩的丰富性、色彩的情感表现性等四方面能力进行评定。定议:涂色能力:幼儿是否能有控制的顺着不同物体及物体的各个不同部分的轮廓用不同走势的线进行涂色的能力。

    随类赋彩能力:根据物体固有色来着色的能力。

    色彩的丰富性:画面上的色彩是否丰富而鲜艳,各种色彩的搭配是否和谐统一、富有美感。

    二、 研究方法

    作品分析法

    三、 研究过程

    在研究对象所在园上两节美术课,命题意愿画《太阳》、《爸爸生气了》具体要求如下:

    (一)命题意愿画《太阳》

    要求:

    1、 蜡笔作画。

    2、 引导幼儿用拟人的方法画出太阳,能想象或创设一定的场景。

    3、教师不得提示或强调用色以测量幼儿随类赋彩的能力。

    3、 分析时主要看幼儿对实物与色彩匹配能力,以及在选择颜色时,画面否色彩鲜明,能有主色调。

    (二)命题意愿画《爸爸生气了》

    要求:

    1、蜡笔作画。

    2、引导幼儿回忆有关的生活经验并将情感用画面表现出来。

    3、用于测量幼儿的色彩情感倾向性及色彩的丰富性。

    4、分析时主要看幼儿如何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幼儿选择色彩的种类的多少,色彩是否鲜明而有主调。

    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涂色特点

    (一) 涂色数量的分化

    表1.1 82名中班幼儿意愿画涂色面积统计

    分类项 只勾线不涂色 小面积涂色 大面积涂色 基本涂色

    人数(人) 10 21 24 27

    12.2% 25.6% 29.3% 32.9%

    注:基本涂色为整个画面几乎都覆盖色彩.

    由表1.1可见,4-5岁幼儿用色彩表现的愿望大大加强了,他们天始给形象大面积地涂色。画面大面积涂色及基本涂色的幼儿达62.2%.

    在幼儿美术创造中情感的表现主要是运用色彩来实现的,鲜艳的色彩往往会给观画者以强列的视党冲击力。随着中班幼儿对画笔运用熟练程度的提高对色彩兴趣的增长,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随着幼儿对物体形状与颜色的相互关系认识不断提高,使用彩笔进行绘画活动的经验逐渐丰富,他们已不满足于以往只用画笔勾画出轮廓而很少再给它涂色的形式了。由表1.1知,大部幼儿已开始给形象大面积或基础涂色,把整个画面渲染得五彩缤纷,画出来的形象也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但也还有少部分幼儿还停留在把形象的轮廓画完就算完了的阶段。

    (二) 涂色质量的优化

    4-5岁的幼儿,随着其手部动作的灵活和准确性的提高,他们的用笔更加熟练起来。幼儿也越来越注意绘画的结果,涂色逐渐由不分化到分化,由无控制到有控制,由任意涂到顺轮廓涂。在观察中发现,大部队的中班幼儿能控制手的动作,基本上做到顺着形象的轮廓方向用一致的线条均匀地涂色,但留空白较多,出边率还较高。

    但仍有少数幼儿由于手部小肌肉群发展滞后或绘画时缺乏目的性,绘画时只满足于在作画过程中得到兴奋与快乐,而不关心涂染的结果。从作品画面上反映出来,这部分孩子涂色较为杂乱而无程序,不仅笔道不分化(是自上而下,自左而右地来回乱涂,而不是一道一道地涂),而且不管是什么物体、什么形状,也不管是物体的什么部分、什么走向的,一概是上上下下地或自左而右地来回乱涂。比如,他们画的树上的苹果、房子、小人…都是这样涂色挤在一堆。过于浓密,有的地方颜色又过于稀、浅,甚至还留有许多空白,又有许多地方涂出了轮廓。

    二、选色、设色的特点

    (一) 中班幼儿对色彩的审美趣味及倾向

    表2.1 中班幼儿用色的趣味及倾向

    高兴色 沉静色 可爱色 可怕色

    男(人) 29 ㎡=0.397 9 ㎡=1.923 10 ㎡=2.29 4 ㎡=1.8

    女(人) 34 P>0.05 4 P>0.05 18 P>0.05 1 P>0.05

    总计(人) 63 13 28 5

    57.78% 11.93% 25.69% 4.59%$

    各种色彩的操作定义附后。

    由表2.1可见,中班幼儿对色彩的审美趣味与性别相关不大,总体上仍然偏向于红、橙、黄这些暖色系,但同时又有由对鲜绝、对比强烈的色彩的偏爱向对协调、柔和的色彩的偏爱转变的趋势,大面积极使用可爱色的幼儿占25.69%,约占4/1。

    1、 儿对色彩的情感反映主要来自各种色彩的知觉特征与

    个体性格、气质特征之间联系。因为,红、橙、黄、绿比较温暖明快,与幼儿活泼旺盛的生命力相一致,所以为大部分幼儿所喜爱;而黑、灰、棕色则显得较沉闷,又经常与神秘、恐怖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因此许多幼儿把它们视为反面色彩,而较少会大面积用它。总的来说幼儿在选色时不会远用各种色彩的社会文化象征含义来表现情感,也不会根据色彩知识去造成某种色菜效果,而是依照他们个人对色彩的好恶来选色的。例如在《太阳》这一命题意愿画作品中有许多孩子会用草绿色来画树上的小鸟,即使是画“爸爸”,他们也会给他他穿上柠檬黄与紫罗兰相间的衣服,究其原因,只是因为“这样好看”。

    2、幼儿对色彩的情感倾向的差异与性别相关不大。依照人们的惯常思维,总认为女孩子用色比较鲜艳明快;男孩子比较粗技大叶,喜欢用些蓝、绿、黑之类的颜色把画面涂得乱七八糟,可研究结果表明,该年龄段男孩子与女孩子一样喜欢用纯度高的,鲜艳明快的原色,并用这些他们喜欢的颜色来描绘五彩缤纷的自由世界。

    总的来说,中班幼儿对颜色的情感范围较小班幼儿有所扩大,他们已不再只对一两种构成情感反映。从作品中反映出来,他们对多种颜色有了情感反映,画面中的色彩丰富多姿起来。

    (二) 随类赋彩的能力

    表2.2 中班幼儿用色的随类赋彩能力统计表

    随类赋彩的能力 A、随便用1-3种颜色不按物体的固有色涂 19人 23.2%

    B、所画对象的颜有4-6种与物体固有色相似 37人 45.1%

    C、所画对象颜色有7-9种与物体固有色相似 21人 25.6%

    D、所画对象颜色有10种浅10种以上与物体固有色相似 5人 6.1%

    中班幼儿依据情感选色的同时,按客观事物的固有色选色也发展起来,但在那些不用固有色并不影响表现情况下,幼儿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施色。

    通过对《太阳》这一命题意愿画的作品的分析统计,在幼儿中期,76.8%的幼儿已经基本上能按物体的客观固有色来绘画。这与教师的正确教育下无关系。教师经常教幼儿正确感知物体的形状与颜色,并反复要求幼儿要客观地选用物体固有色来涂染物体,久而久之到了中班第二学期,幼儿基本都能比较客观地选用物本固有色彩来绘画。例如,他们在画熊猫时,会用黑白但也仍有23.2%的幼儿不能客观地选用物体的固有色来绘画。他们也不会有意地选用与物体本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来涂(如把人民画成全绿、全红、全篮、全粉…)究其原因除了自身智力因素外就在于绘画缺乏目的性,绘画时只满足于从作画过程中得到视觉上的兴奋与快乐。

    (三) 色彩的丰富性

    表2.3 中班幼儿用色的丰富性统计表

    色彩的丰富 A、颜色种类较少画面色彩较单调 25人 30.5%

    B、选择颜色种类较多画面色彩鲜明,但主调不明显 35人 42.7%

    C、选择颜色种类多,画面色彩鲜明,能有主调地反映主题 22人 26.8%

    从表2.3可见,有42.7%的幼儿在绘画时能选择多种色彩来表现画面,使整幅作品看起来更生动、更丰富、色彩更斑谰,但他们还不太注意整个画面色彩的和谐美。

    幼儿绘画时对色彩的选择与其对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更多关于 的文章
  • 没有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