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科学活动教育

本文Tag标签:  

    21世纪是一个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知识竞争世纪。本世纪向人们提出,必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今天的幼儿,将是未来世界建设的主力军,是21世纪的主人。面向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幼儿科学启蒙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时代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前教育不可回避的挑战。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矛盾、竞争的世界”、“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确,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一个国家国力的强盛与否。时代迫切需要我们培养出厚实知识基础的,具有探索科学的强烈兴趣和愿望的、具有一定操作实践能力的、具有独特科学想象力的新一代科技人才。而这些科技素质的培养,都必须从小抓起、从幼儿抓起。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基本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教育幼儿。从小启迪幼儿科学意识。激发其探索欲望和主动求学的兴趣。引导幼儿热爱科学、理解科学,并运用科学方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其智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幼儿的呼唤。

      一.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环境是指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全部客观现实,它包括一切外部条件。过去,我们一般指幼儿园环境是狭义的幼儿园内的环境。现在,新《纲要》所提的幼儿园教育环境是宏观的,它既包括了幼儿园内的环境,还包括了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区和自然等大环境。它是个复杂的系统,是赖以进行的、是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一切条件的总和。所以,我们说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课堂和材料,其生机勃勃、变化万千的景象为幼儿科学教育提供了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在进行“虫虫、虫虫飞”的主题教学时,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进入昆虫世界。让每个孩子都象名侦探柯南一样,拿着好奇的放大镜去发现,我们周围有哪些昆虫?这些昆虫叫什么名字?它们住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怎样采集昆虫和饲养昆虫等。孩子似乎天生对各种各样的昆虫感到好奇,他们常常会睁着自己明亮的眼睛观察那些最小最小的小动物。

      走进我们的活动空间,首先映入在大家眼帘的是孩子们制作的昆虫吊饰,这些有趣的昆虫都是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利用废旧的物品共同制作的。在活动室外,我们还创设了亲子作业栏,也是孩子们与家长共同粘贴的亲子作业,给周围环境增添了更温馨的色彩。家长的参与,不仅使我们家园互动起来了,也让孩子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深刻了。

      幼儿学科学具有直观性和活动性的特点,当他们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才会提出问题.同时他们需要自身的活动和亲手对物质材料的操作,用自己的感受去充分感知事物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所以,我们应为幼儿创设一个能够不断向他们提供科学信息,能引发他们探索活动兴趣的物质环境。让幼儿与操作材料相互作用,建构自主的知识经验。

      材料是物质环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而为幼儿提供具体操作材料不仅为幼儿的思维活动提供了有效的体裁,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幼儿在不同的科学活动中获取不同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更换操作材料,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幼儿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如:在上空气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找空气时,我为孩子们投放了塑料袋、气球、空瓶子等材料,引导幼儿用塑料袋装空气.捏紧袋口,摸一摸、压一压袋子感觉空气的存在,对着脸放开吹满气的气球口,感觉气流的冲击力。又如: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成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提供充分的材料,就为每个孩子创设了动手动脑的机会,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动手操作中得到发展.。

      二.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自然角是大自然的缩影,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窗口,利用自然角进行科学发现活动,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我园的自然角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了让这道风景线能与孩子互动起来,起到教育的作有,我决定把科学的目标融入到自然角中。尝试将以前的简单种植,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从中培养科学技能和方法,掌握科学的知识。

      在自然角中,孩子们的探究往往是从制作精美的种植容器开始。以往的种值容器都是由教师精心制作的。现在,我们大胆放开双手,把装制的权利交给了幼儿,鼓励幼儿大胆利用身边的自然材料和废旧物品,通过想象、加工和创造。使它们变成精美、神奇的种植容器,从中体验到废物是可以重新利用的,并增强孩子变废为宝的意识。

      在一次种植容器大集会中,我发现,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蝴蝶、蚂蚁、毛毛虫等种植容器。从他们的脸上,我感受到他们流露出来的那份成功的喜悦。

      每天的早上,孩子们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看看自己制作的“虫虫”。帮“虫虫”浇浇水、施施肥,日日盼着自养的昆虫能快快长大。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一天清早,我听到城城大声感到:“快来快来看,我的毛毛虫长毛了。”开始我觉得很奇怪,毛毛虫不是本身就有毛吗?看到孩子们一窝蜂似的跑了过去,我也去凑凑热闹。一看,“哦,真的,这是绿色的毛毛虫。”“城城在毛毛虫容器里种了小麦已经发芽了,变成了一只真正有毛的毛毛虫了。”横横接着说。孩子们摸着嫩绿的小麦苗象呵护着刚出世的婴儿。他们认真的观察、讨论着,为了把孩子们的探索引向深处,我借此向孩子们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毛毛虫容器里种的不是小麦,那它会长出毛来吗?”有的孩子说可以,有的说不行。他们谁都不让谁。最后决定做实验,用实际来证明。第二天早上,每上孩子都在家里带来一只“毛毛虫”,准备来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他们天天盼着自己的“毛毛虫”能快快长出毛来。随着“毛毛虫”的成长,孩子们在自己的探索过程中,也不断的学习、成长着。

      孩子们在料理植物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有关植物生长的经验,从中也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创造能变废为宝和成功的喜悦。不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还培养了幼儿分享与合作的意识。

      自然角环境提供给了孩子们认识自然、观察自然与亲自实践的空间。从中也增强了孩子们探索的精神。

      三.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兴趣是幼儿认识科学的动力,它表现为儿童对事物的心理倾向性。而游戏却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最快乐、最生动、最丰富的活动。因此。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科学活动,既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促进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游戏中,幼儿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效果更加。如在游戏“吹泡泡”中,幼儿能通过观察泡泡的运动情况,知道了空气会流动的特点。又如在进行科学活动《谁的小伞飞得高》中,我们以游戏为切入点,首先让幼儿认识不同材料的雨伞,让幼儿动手摸一摸,进行感知,然后再让幼儿说一说伞的用途。再以“小伞飞行大赛”的游戏形式,比一比哪种材料的小伞得高。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到。直伞、塑料伞和布伞飞得高,硬纸板伞飞得低,并说出了一定的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乐,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牢固,记忆深刻,又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教学效果好。

      四.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一些有难度的内容,培养幼儿的科学尝试的精神,提高教育效益

      过去,我们都认为部分孩子的能力较差。经常采取一味迁就的方法,将所有知识细细嚼碎后再喂给他们。这样越是迁就,他们的脑筋就越不肯动。时间长了,孩子们喜欢上了这种“不劳而获”的学习套餐。实践证明,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我们应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教学环境,注意随机教育,适当保留一些有难度的内容让幼儿自己去尝试、探索。懂得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去帮忙,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教师才出面帮忙。这样,既可以培养幼儿勇敢尝试的精神,又可以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让他们的脑筋动起来,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提高教育效果,达到以教育的目的。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设疑尝施困难,有意识的让幼儿尝试,并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实验《有趣的轮子》中,我们为幼儿营造一个探索的空间、创设一个探索的环境。提供给幼儿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三棱体、球体等,和各种材料(毛巾、纸片、绳子、橡皮筋)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让它们都快速滚起来。幼儿活动踊跃,都动手进行尝试,力争使自己的办法与同伴不同。就这样,在活动中使孩子们明白了,从多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能解决一个问题。孩子通过亲手动一动,亲眼看一看,亲自经历这一过程,获得直接的体验后,得到结果,印象深刻。

      另外,我们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富有新意的幼儿科学内容,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积极发动家长的力量,大胆挖掘家长资源。让家园配合起来,共同鼓励、支持幼儿探索科学活动。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支持并鼓励幼儿探索科学、学习科学。

      我们处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和需要要求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既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孩子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要求我们的孩子,不仅要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还要求具备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将不断地努力。

      让孩子在与同伴分享中成长,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在成长中拥有自信。这是我在进行科学教育的忠旨。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更多关于 的文章
  • 没有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