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创造教学活动研究

本文Tag标签:  

    创造力即创造能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是一种多因素的综合性能力。

    所谓创造思维是指在前人(或个人)已有的基础上又有创新的思维活动和过程。创造思维属于思维范畴,它具有除了具有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特点外,创造思维是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特定内容的思维。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内容,发散性思维表现的具体特征为:流畅性(在短时间内表达出的观念和设想的数量)、变通性(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的灵活程度)、精进性(对事物反映的精细程度)、独创性(超乎寻常的新奇程度)。

    创造教育是对儿童的创造能力的全面开发,着重于创造思维和创造行为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目标。教学活动是创造教育主渠道。从教学活动的特点出发,挖掘教育活动内容中的创造教育因素,进行创造性地教与学,发展儿童的创造力,这种模式在我国已普遍运用。“九五”期间,我们探索幼儿园大班语言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创造性的教与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方法,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要求,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活动方式。针对青年教师把握教育寓于游戏之中、知识教育与儿童能力培养的关系有极大的难度,造成活动区活动、的目标不明确,教育时机的捕捉能力欠缺。我们在“九五”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幼儿园创造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创造教学能力十分重要。

    二、本课题解决的几个问题

    通过创造教学研究活动,探索幼儿创造教学的基本模式。

    (二) 通过创造教学研究活动解决三个结合。科研与教学研究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创造教育训练的相结合、教师能力与儿童能力培养相结合

    (三)通过创造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三个群体的基本能力

    1、保教主任的教学指导能力。创造教育理论的运用,建立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2、教师的创造教学能力。创造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水平。

    3、培养儿童创新意识、参与欲望及创造能力。

    《幼儿园创造教学活动的研究》在市教育学会“十五”课题立项。创造教育课题研究的切入方式:以提高教师创造教育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活动中知识学习和创造思维训练有机结合,促进能力发展。

    在近一年的研究中,取得较好的进展:

    一是充分认识到全面把握目标策略是实现儿童知识学习与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同步提高的关键,知识经验是能力培养的基础条件。

    二是创造教育活动向不同年龄班各领域全面渗透,逐步实现创造教育寓于各领域活动之中,提高活动的目的性、知识性、教育性和适宜性,实现了各领域活动与创造能力培养有机结合。

    三是形成儿童创造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即“以主动的知识学习巩固,促知识运用联想创新”的教学活动模式。

    四是教师独立设计创造教学活动的能力明显提高,研究中充分展示教师的创造力,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与儿童创造力水平同步发展。

    四、提高教师监控能力

    1、选材的目的性、针对性强

    2、正确把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育人(情感)目标

    3、教学游戏活动设计与目标一致

    4、让儿童主动参与活动(讨论及动手操作)的机会多

    5、教师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开放性强


    6、教师组织活动的灵活性、注重随机教育。

    7、活动内容有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

    教育教学活动策略

    1、提问策略

    结合教学活动内容,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儿童去联想、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谁”、“什么”、“哪儿”、“如何”一系列问题,让儿童找出关键性解决的要素。

    2、生成性学习策略

    生成性学习策略是要教儿童一些具体的心理加工新信息的方法。例如,成功地教儿童对所学材料提问题、作总结和类比,教儿童讲解分所听到的内容。这些生成性活动都有益于儿童的学习和记忆。

    3、其他策略:划线、做笔记、写提要。幼儿园儿童期不能做到的。但是可以变通,如:画故事、画诗歌类似于写提要。

    五、创造教育的模式的理解和运用

    创造教育模式

    谈话讨论 → 联想创作

    主动知识学习、概括、巩固、 知识运用创新

    谈话讨论是儿童学习知识、概括知识和巩固已学知识的过程;联想创作是儿童运用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过程。前一过程是后一过程的知识准备,后一过程是前一过程的运用和补充。二者可以换位,即儿童在创作活动中体会概括已学过的知识。

    因此模式运用应灵活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1、谈话讨论的内容是由教育目标决定的。

    2、谈话与创作的时机由教学的特点决定,可先可后,可以次序交叉进行。

    3、创造教育内容就是我们教育计划内容、主题活动内容。

    4、把握创造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严谨性,不要受脑筋急转弯的干扰。

    5、教学活动中,多用群体发散,不能成为少数儿童的表演。提倡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不能为发散而发散,与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脱节。

    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教育内容正确性、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适宜性原则(最近发展区原则)符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3、统一性原则:活动设计与知识目标的统一。

    4、趣味性原则:(情境性、娱乐性)。让儿童身临其境,保持极高的活动兴趣。

    5、主动性原则:儿童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

    6、可持续性发展原则:活动后引起儿童的兴趣,沿深到活动区、家庭)。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

更多关于 的文章
  • 没有相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