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还是不肯说--婴幼儿气质与语言发展

本文Tag标签:语言发展  

婴儿从出生那一剎那的哭声开始,就展开了语言的历程。哭,让婴儿学习如何协调呼吸和发声,做为将来出声说话的基础;进食,让他们运用口腔、咽喉的肌肉,成为将来咬字发音的主要动力;感官知觉则让他们听听、看看、摸摸、闻闻,探索外在的世界,成为认知学习重要的管道。所有幼儿的语言发展,都建立在这些感官知觉、动作,以及发声游戏、学习互动等等的基础上。

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他们的心智发展是感官和身体共同运作的结果,婴儿借着视觉来观看身旁的环境,借着听觉来倾听周遭的声音、了解大人的话语,借着触觉来认识每一事、每一物,感受他们手中把玩的物品与玩具,这些感觉的输入将促成脑细胞彼此间的连结,而使幼儿学习外在世界的能力愈来愈强,从而刺激语言的发展,因而我们知道,感官知觉在幼儿的语言发展上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

幼儿语言发展的历程
大部份一岁半以前的幼儿是不会说话的,但是他们会喃喃发声,会用动作拉着大人、指着物品来表示他们许许多多的意思,这些以动作为主,夹杂着许多令人听不懂的声音,就是口语前期幼儿的基本沟通方式。虽然此时期的孩子还不会真正的说话,但他们已经会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并用它们来充分表达出他们的情绪,虽然他们还不会使用大人的语言,但已经有相当不错的沟通行为和互动方法来表示他们的需求,这些都是未来口语发展的重要基础。

当幼儿到了一岁多以后,就慢慢进入了所谓的基本口语能力建立期,这阶段的幼儿,口语能力是他们最重要的发展。他们先会说一些单字、语汇,到会说的语汇愈来愈多,就开始将语汇串在一起成为电报句,像:「动物园、帽帽、不见了」;进而发展出有句子结构的语言:「祥祥去动物园,帽帽飞走,不见了」;再渐渐地把句子愈变愈复杂,甚至能做冗长的叙述:「祥祥跟妈妈去动物园,结果风把帽帽吹走了,就找不到了」。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阶段幼儿的话愈说愈多、愈说愈长,这也是此一口语建立期的基本特征。

一般而言,在四足岁左右的幼儿都已经建立了基本的口语能力,四岁以后孩子的语言发展重点则在建立语言的精熟度。语言的精熟度即包括了说话内容的复杂度、话语的完整性、口语的清晰度与流利度等范围。我们可以看到四足岁以后的幼儿每天总是说个不停,而且是愈说愈有条理,愈说愈不离题,口齿也愈来愈清楚。婴幼儿整个基本语言能力的发展,会在六、七岁之后完成,所以,从出生后的第一声哭声开始,直到建立起码的语言精熟度,至少要经历六、七年的时间。

幼儿气质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许多父母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什么都听得懂,就是不肯开口说话?相反的,也有的父母说,孩子整天吱吱喳喳说个不停,叫他闭嘴都不行。到底幼儿气质与语言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气质,有些孩子总让父母担心他为什么不说话?为什么不主动叫人?为什么只会点头摇头?到底孩子是会说而不肯说?还是真的不会说?
在此我要特别强调,幼儿气质与语言发展迟缓有什么不同。有些气质内向、比较畏缩的孩子,确实是会说而不肯、不敢说,但也的确有一些孩子是不会说,这一类的孩子就是值得特别注意有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了。

到底孩子是不会说还是不肯说,是内向害羞还是发展迟缓,我们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厘清:
一.幼儿对于感官刺激的反应是否符合其年龄应有的反应?
任何一个孩子只要视力、听力正常,对于环境任何的刺激,都可以透过视觉、听觉、触觉、味嗅觉等来接收再加以反应,这些对于感官刺激的反应,就是未来认知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如果一个虽然不太会说,但对于感官刺激有其年龄应有的反应,就可以先去除掉孩子可能因为听力障碍等因素而导致不会说话的因素。

二.观察孩子的沟通行为和互动能力是否符合其年龄?
即使不会说话的孩子也可以藉由某些方式来表示他的需求,来跟别人互动,例如,当他想出去玩会拉着大人的手,指着门来表达;想吃饼干,他会嗯嗯啊啊地说个不停,甚至把饼干盒子拿到大人的面前要人帮他打开,这些互动沟通的行为可以透过不同沟通情境或游戏中被观察到。二岁以前的孩子是用很多的动作、手势、声音来与人沟通的,但是二岁多的孩子就可以用语汇来表达了,所以,如果孩子用低于他年龄层的方式来表达,或沟通行为不适当,比方说,他用撞头、自我刺激行为来表达需求与情绪或根本很少有互动行为,我们就应当注意孩子可能有语言发展或沟通发展上的困难了。

三.孩子的认知理解能力是否符合他的年龄?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特别是听觉的理解能力符合他的年龄,虽然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稍慢了些,但仍多能迎头赶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器晚成」型。反之,如果孩子到了该听懂大人所说的某些话,却表现出有听没懂,或到了该能辨识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年龄,还是分不清杯子、鞋子,我们就应该怀疑是发展迟缓的问题,需要尽早寻找专业人员做进一步的评估,接受早期疗育。


上述三个重要指标多是与孩子的发展有关,但是影响语言发展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所以,为人父母、老师者,还应该检视环境刺激是否足够:

一、孩子在生活上是否有足够的沟通表达的机会?
在普遍孩子生得少的现代家庭中,父母对心肝宝贝经常是呵护备至,积极主动地去满足孩子各种的需求,孩子不必开口说饿了,饭就已经送到口中;不用表达想玩什么,成堆的玩具就放在眼前,孩子没有太多可以表示需求的机会。上了学,在教室里,也可能只是不断被动接受老师的陈述、指导,也不太有畅所欲言的机会,所以我们要考虑孩子沟通的情境以及表达的机会是否足够。

二、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不是符合他的年龄?
虽然口语表达能力并不是鉴定语言发展的唯一指针,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孩子说的话多不多,语句够不够长,是不是够完整,是不是清晰流利等,来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问题。

大鸡慢啼与语言发展迟缓的差异
口语表达会受到幼儿气质及情绪表现的影响,例如内向的孩子、正在闹情绪的孩子、面对陌生人或陌生情境的孩子,即使是正常的孩子也会有失常的表现而不说话,所以老师及父母要去厘清这些可能的因素,避免将内向与语言发展迟缓画上等号。不要单凭孩子「说」的表现来论断孩子的语言发展,而应该从沟通行为、沟通的机会、认知的能力、对感官刺激的反应,以及情境判断的能力等来观察孩子的语言发展。

一般来说,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除了说的能力明显落后之外,也会伴随一些学习能力较为不足,对较复杂的事物、对逻辑、顺序、推理,甚至于互动行为等各方面都会产生程度不一困难,这些孩子在教室里除了表现出不说话之外,也会出现学习比较落后,注意力比较涣散,对学习的内容比较有听没有懂等等的情形,而气质内向的孩子就不太会有这些现象出现。

父母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现在的父母过于忙碌,与孩子互动的机会往往很少,孩子学习的经验多来自录像带、录音带、儿歌、听故事,与人的互动常缺乏实际的情境的演练,所以虽然有很多孩子有很好的认知理解能力,也会说很多的话,但常常无法了解适当的情境,与人做适当的互动与沟通,所以,即使孩子的语言发展并没有较慢,为人父母者每天花个十分钟,与孩子做语言的互动,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对于语言发展有困扰的孩子,例如对疑似语言发展迟缓的孩子,父母应尽早带孩子去寻求专业上的协助,进一步来了解孩子是否有发展迟缓的问题,如果孩子确实在发展上出现了问题,早期疗育是最好也是唯一的良药,不要再安慰自己孩子不过是大器晚成、长大了自然就会好,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等待,孩子的发展不能偏颇,面对孩子的发展与成长,我们要以客观的角度去观察,对孩子发展能力的促进,要以全面性的发展与生活导向为依归来促进孩子整体性的发展。不要忘了,孩子的未来需要我们及早为他们奠下坚实的基础!

转自《中国语言障碍网》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