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新视野 > 育儿新闻 > 幼教新闻

4岁男孩被父亲打死 成立儿童保护机构尚存瓶颈

  近日,38岁父亲酒后打死4岁亲生儿子的事件在引起公愤的同时,还让大家进行了反思,一些律师呼吁上海能不能设立国家监护机构。孙副所长透露说,前几年曾在上海城乡接合部发生过外来务工的孩子受到虐待的事件。
  
  这两天,38岁父亲酒后打死4岁亲生儿子的事件在引起公愤的同时,还让大家进行了反思,一些律师呼吁上海能不能设立国家监护机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监管机构在国外早已有之,早在10年前,沪上的青少年研究专家们就提出效仿国外做法,建立类似机构的提议,但却遇到了诸多瓶颈。专家表示,亲生父亲打死孩子固然让人唏嘘,但这件事让千夫指的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社会风尚的力量。“只有自律才能治本,其他的诸如政策、法律等都是他律,实施的成本很高,但效率不高。”
  
  “好几年前,我和上海的有关部门就进行了探讨,是否应该成立类似的儿童保护机构。”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孙抱弘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件事非常有难度。他分析说,一般上海本地父母对独生子女不是虐待,而是过于溺爱。父母虐待孩子的事多发生在城乡接合部,这些被虐待孩子的父母大多是外来务工者,由于超生,加上文化程度低、责任感不强,这些父母有时会把孩子当出气筒,巴不得将他们送出家门。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相关部门的处境就很尴尬。
  
  孙副所长透露说,前几年曾在上海城乡接合部发生过外来务工的孩子受到虐待的事件。他联系了很多部门,但大家都觉得无从插手。“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亲子‘内部矛盾’,有关部门很难干预。”孙副所长表示。
  
  孙副所长曾考察过赫赫有名的石家庄青少年保护中心,但由于经费极为有限,该中心在收留孩子时只能限制名额,并且只能采取短期保护的方式。
  
  瓶颈1 整体性规划问题
  
  孙副所长认为,要成立青少年儿童保护机构存在以下几大瓶颈:一是建立这样的监管部门必须是全国性的一个机制,不能局部一些城市建立,否则会导致大批孩子涌入这些城市,寻求庇护,这是一个整体性的规划。
  
  瓶颈2 筹建和运作的经费问题
  
  采访中,孙副所长告诉记者,如果完全由政府部门出资是不太可能的,在国外有很多企业家愿意出资帮助成立类似的机构,但在国内,由于税收政策等原因,企业家不愿出这笔钱。
  
  瓶颈3 相应政策支持问题
  
  上海市妇联儿童部部长陈建军也表示,上海虽然有青少年保护条例,却没有成立类似的监管机构。“主要是因为缺乏法律依据,另外,假使成立的话,该机构的责任主体又是谁?此外,我们如何来界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了才能算作虐待,如果遇到孩子谎报怎么办?作为年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他是不能承担法律责任的。”
  
  陈建军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上海近期将要成立类似的反家暴庇护中心,保护妇女的权益,其实这件事早在10年前就想做了,但由于缺乏法律界限的问题,一直难以操作。
  
  德国相关法规要求家长定期带孩子体检
  
  一名罹患心理疾病的母亲用塑料袋闷死了自己的5个儿子。一名5岁的小女孩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食物和水最后因饥渴而死。一名父亲将自己2岁的养子折磨致死。这些全是来自德国的真实案例。虐待、忽视、甚至杀害儿童的问题不断占据了德国报纸的头版头条。
  
  可疑的瘀青,奇怪的骨折,凌乱的短发―――这些信号都给儿科医生拉响了警报。他很快就能看出,孩子是否受到了忽视、甚至虐待。目前德国已有九个联邦州计划制定或者已经施行了相关法规。在巴伐利亚州,如果父母不定期带孩子去医生那里做体检,就面临着失去育儿费的危险。
  
  美国ACS机构全权处理儿童受虐待事件
  
  纽约家事法院实际上就是一个综合的少年法院,其管辖权包括少年犯罪案件、虐待忽视案件、单独提起的监护权案件等。
  
  如果碰到虐待案件,ACS(美国儿童保护局)会将孩子带离家庭,安置在某个家庭中寄养。如果寄养家庭有问题,需要重新选择寄养家庭,也会再开庭。
  
  由于在一些个别案件中,因为儿童保护局没有及时介入或没有及时将孩子带离家庭,导致儿童被虐待致死,由此引起媒体对儿童保护局的狂轰滥炸。这导致美国儿童保护局对虐待案件采取一种宁肯将孩子错误带离家庭,也不能将他们留在家中的态度。
  
  新闻延伸
  
  孩子虽已离去,邻居们至今无法释怀
  
  本报连续两天报道了宝山一名4岁男孩张健被父亲殴打致死的事件,这起悲剧在引起舆论反响的同时,也让社会各界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按照邻居的说法,在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张健几乎每天都会遭受父亲的殴打,那么难道孩子的母亲和邻居们对此都无动于衷?“我们许多人都劝过,根本没用。后来也就习惯了,不再插手了。”邻居们坦言,孩子的死在大家内心深处都留下了无法释怀的悲痛,还有懊悔。
  
  一位中年女邻居告诉记者,孩子在8个月前就被接来与父母同住,在这8个月里,几乎天天能见到张某殴打孩子,邻居们都看不下去,忍不住指责张某。“我们都劝过,跟他说这么小的孩子,这样打会打坏的。但是我们越是劝,他打得越是厉害,打给我们看,我们自然就不说了。”一名同住在南杨家宅88号大院里的邻居告诉记者,有时候张某还会威胁前来劝打的邻居,“我们劝他,他还说要‘弄死我’,我们就不敢插手了。他喝过酒以后的样子很吓人的,我们这里的小孩子都怕他。”
  
  邻居们说,眼看着孩子身上的瘀伤越来越多,有一次实在忍不住,就拨打了报警电话,警方接警后赶到了现场。“但是以后这个男的完全没有变化,依旧打孩子。只是打了以后不敢让儿子出家门,怕被人看到。”邻居们在指责张某的同时,也感到深深的无奈。“这毕竟是人家的小孩,是人家家里的事,他妈妈都劝不住,我们只是邻居,也不好硬管,何况他还那么凶。”
  
  久而久之,邻居们便不常插手了。“孩子挨打的声音就在我隔壁,我听不下去的时候就只能躲出去。”采访中,邻居们透露出深深的懊悔。“那天我们都没有注意他们家,如果能早一点发现的话,劝一劝,他爸爸收敛一点点,也许能救孩子一命。”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