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健康小课堂

本文Tag标签:宝宝/疾病/护理/贫血/治疗  
  一 、小心护理生病的宝宝

  作为新手爸妈,宝宝的健康无疑是父母最关心的事情。如果宝宝病了,以下几点是新手爸妈应该注意的:

  1、 父母千万不要过于慌乱,保持冷静是最重要的。

  一般都是妈妈先认出宝宝患病的早期症状,如食欲不振、睡眠姿态改变、面红口干、大便异常等,这个时候妈妈要沉着冷静。因为父母要知道,自己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宝宝,如果爸妈首先慌了手脚,不但不利于孩子疾病的治疗,也会对孩子恢复健康产生些许不良影响。新手爸妈应该在平时就多关注一些育儿知识和宝宝的健康常识,以免当病魔来袭时手足无措。

  2 、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
 
  婴幼儿是特殊的群体,他们身体的各器官功能还比较稚嫩,所以当宝宝患上某种疾病的时候,病情的发展往往快得让人吃惊。举例说,宝宝刚开始只是流鼻涕、咳嗽,并有低热的情况,但是如果不及时医治,很容易就转成肺炎。虽然我们告诉各位父母不要过于紧张,但是并不是说要忽视宝宝的情况,也许只是些许的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因此,当孩子出现明显的病状时,不要耽搁,应立即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3 、比起补充食物营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更重要。
 
  当宝宝患上常见的腹泻、发热、呕吐等疾病时,爸妈似乎怕宝宝的营养供应不足,会把注意力都放在给孩子提供充足的营养上,帮宝宝做各式各样利于消化的粥,各种孩子喜欢的食物。但是,这个时候的宝宝会因为患病,而遗失体内大量的水分,一旦水分遗失过多,可能会出现脱水等严重情况。因此,这个时候除了要为孩子准备各种食物,更要注意为孩子进行水分的补充,准备好适量的温开水,让宝宝少量多次地饮用。在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后,再让宝宝补充各种食物营养。

  4、 静养并不意味着让宝宝一直睡觉。
 
  护理患病的宝宝,医生的意见大都是让孩子静养。但是父母必须注意的是,静养并不是让孩子一直睡觉。在病情并不太严重或已经有所好转的时候,不要让宝宝一直躺在床上,这样会扰乱孩子的生物钟,直接影响内分泌。父母可以多陪陪宝宝,给宝宝讲讲故事,唱唱儿歌,多抱抱宝宝,让宝宝体会到父母的爱,这对恢复健康是很有利的。

  5、 护理患病时的宝宝,新手爸妈应随时注意宝宝的全身状况。
 
  宝宝经医生检查确诊患有某种疾病后,父母应及时咨询医生护理宝宝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随时注意宝宝的全身状况。因为婴幼儿患病有起病急、病情转化快的特点,所以即使在看过医生后,也要注意宝宝的病情是否有新的变化,一旦出现不一般的情况,还是应该尽快寻求医生帮助。

  6、 注意宝宝的情绪,避免出现消极情绪。
 
  当确认宝宝患上某种疾病时,父母除了要保持沉着镇定外,也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不要向孩子隐瞒病情,应该耐心地向孩子说明情况,注意安抚孩子,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样才利于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7、 宝宝服药时一定要遵医嘱。
 
  针对患病宝宝,父母一定要注意服药时严格遵照医生嘱托。因为婴幼儿对药品的吸收能力与承受能力与成人有很大不同,所以在药物的用量上要按照医生的意见给孩子服用。另外,当孩子的病情有所好转的时候,也不要擅自停药,应该在医生的确诊下适当调整药量,以免造成孩子病情的反复,不利于身体健康。

  二 小心宝宝贫血
 
  当1毫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未达到350万个,血红蛋白未达到0.11克时,就称为贫血。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以铁、维生素、蛋白质为原料,在骨髓中生成的。如果在生成过程中因原料缺乏、骨髓障碍或外周血的破坏、丢失,就会发生贫血。

  症状表现
 
  营养性贫血:因饮食中缺少叶酸、铁、维生素B12所致,大部分宝宝贫血均属此类贫血。表现为不爱活动、皮肤苍白、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宝宝会出现异食癖等症状。因缺维生素B12所致的贫血会出现手、足、舌颤动等现象。
 
  失血性贫血:宝宝常见于钩虫感染、肠息肉、肠道息室等慢性失血。

   溶血性贫血:因输血血型不合、感染、先天异常等使红细胞过多、过早地被破坏,超过身体再生能力所致。此类病症除贫血以外,还会出现黄疸及其他症状。

  生成障碍性贫血:即骨髓障碍,因无法制造红细胞而导致贫血。此类贫血较严重,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治疗预防

   轻度营养性贫血主要是通过饮食治疗。通过进食高蛋白食物,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进行补充调节,如动物肝脏、瘦肉、豆类、动物血、蛋黄、黑木耳、绿色蔬菜等。

   中度以上贫血必须用铁剂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还要辅以饮食治疗。

   如果贫血的宝宝出现颤动等症状,应结合喂养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考虑有无大细胞性贫血合并症存在。如果存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维生素B12。
 
  对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骨髓障碍性贫血应以去除病因为主,辅以铁剂或输血治疗。
 
  坚持母乳喂养,三个月后添加辅食,适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讲究卫生,定期服用驱虫药;早产儿可在两个月后遵医嘱进行铁剂补充。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