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护理宝宝中耳炎

本文Tag标签:父母/宝宝/中耳炎/护理/疾病  

  宝宝的咽鼓管位置低,且直、短、粗,患上呼吸道炎症时,细菌容易经此通道蔓延扩散到中耳,引起中耳炎。分娩时的羊水及出生后的奶汁等液体经外耳道流入中耳,也会引起感染,出现中耳炎。急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耳痛及流脓。宝宝不会表达,可能表现出躁动不安,或用手去拉扯受感染的耳朵,也有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此外,中耳炎常伴随发热,如果中耳炎并发积水,耳朵会有肿胀感,吞咽时会听到气过水声或讲话时会有回音。若出现耳膜穿孔,则会有分泌物流出。

  平时生活中,如果宝宝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哭闹、发热,应首先检查一下宝宝的耳朵,看有没有触痛或牵拉痛。当宝宝入睡碰到其耳朵时突然醒来哭闹,或喂奶时耳朵朝下受挤压时,宝宝啼哭不肯吃奶,则说明耳道疼痛,爸爸妈妈应想到宝宝可能是患了中耳炎。这时需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检查。等到耳朵流脓时,鼓膜已经出现穿孔,很可能因为治疗不及时影响宝宝的听力,造成终身遗憾。

  防病胜于治病

  坚持母乳喂养。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宝宝中耳炎的发病率比较低,大约是人工喂养的宝宝的一半。这是因为,母乳中含有免疫抗体,能帮宝宝抵抗细菌和病毒的感染。

  给宝宝科学喂奶。喂奶时要让宝宝头部抬起一个角度,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拿着奶瓶入睡,能够避免奶液流向咽鼓管,使咽鼓管阻塞,导致细菌繁殖而出现中耳炎。

  避免宝宝经常感冒,防止耳内进水。感冒会导致咽鼓管阻塞,容易引起中耳炎的发生。宝宝少感冒,就可以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营造无烟环境。被动吸烟也是导致中耳炎发作的重要因素。为了宝宝的健康,最好不要在家中吸烟。

  护理方案与就诊建议

  一旦发现宝宝患有中耳炎,应及时治疗,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宝宝要注意休息,减少活动。要减少搬动宝宝的次数,以减轻疼痛。鼓膜穿孔后,要让宝宝向患病的一侧侧卧,以方便脓汁的排出。


  按摩疗法

  方法一:以拇指对准耳垂后翳风穴,先点后按1~3分钟。

  方法二:以拇指、中指点揉风池穴1~3分钟。

  方法三:宝宝俯卧,家长以单掌,从上向下直擦肩、背、腰、骶部的肌肉组织,反复操作,以透热为度。

  宝宝总是挖耳朵,是患中耳炎了吗?

  首先要检查宝宝是否耳朵有湿疹、痱子、过敏等现象。如果没有,就看看他除了抓耳朵,还有没有其他不良反应。宝宝挖耳朵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宝宝在长牙,因为牙龈难受,但宝宝分不清是哪里难受,大致在一个部位,但耳朵在外面,所以就揪耳朵。还有一个可能是宝宝耳朵发炎,妈妈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有液体从宝宝耳洞里流出,然后用手指轻压耳部周围特别是耳朵前部的耳洞处和耳背处,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的表现,要尽快就医。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