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婴儿关注宝宝“婴语” 护理宝宝要慎重

母婴编辑推荐阅读:
 
  导语:中国首份《婴语单词表》精彩问世,互联网上掀起了一场学习婴语的风暴。婴语即婴儿的“语言”(babysign),包括0-1岁宝宝的身体语言、心理语言和行为语言等,是婴儿与外界交流和表达的方式和途径。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会讲话,只能通过行为、表情、声音、大便等来引起父母关注。因此,掌握正确的“婴语”知识对养育健康宝宝非常重要。但是强生婴儿护理研究中心的育儿专家对这些“婴语”单词的注解也有不同看法,希望广大年轻父母仅作参考,不可生搬硬套,以免弄巧成拙。

  最近,母婴编辑的微博也收到了这份婴语词汇表,是新手妈妈我家有个小妞妞发给编辑的,她对编辑说:“我是在怀孕期间在网上下载了一张婴语词汇表,它描述了婴儿在平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神态,通过这张表,能了解孩子想表达的意思。我的孩子刚满月,平时就照着这张表格来养育孩子,效果还可以,孩子哭闹时我不会再慌了,对照婴语词汇表,我就知道孩子可能是哪里不舒服或是饿了。”

  妞妞妈说,像她这样80后的年轻父母,对于养育小孩都没有经验,常常会上网搜索育儿信息,现在她的不少朋友和同事都在用这张婴语词汇表来养育新生儿。

  为此,母婴编辑咨询了强生婴儿护理研究中心的育儿专家,专家说,现在网上关于宝宝的信息五花八门,哪些是科学的、哪些是错误的,一般父母很难分辨。婴语词汇表里也有不少解释比较符合育儿的经验,可以参考,但是因为婴儿的体质有所不同,每个婴儿的语言习惯也不同,年轻的父母们不能完全照单全抄。比如小孩子哭闹,并不一定是缺钙,如果大脑发育异常也会这样。比如流口水, 六七个月大的时候流口水是正常的,但一两岁还经常流,就要引起重视了。年轻父母要想了解宝宝日常行为的正确含义,还需多观察,多进行亲子交流,也可通过专业的育婴书籍,或是请教专家来丰富自己的“婴语”库。遇到问题最好咨询医生,及时到医院检查。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