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盛大举行
5月21日,第三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在东西方文化汇聚之都香港盛大举行,两岸四地的知名学者、教育家共聚美丽的东方之珠,用全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国际视野下的中华传统亲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次论坛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香港保良局主办,北广传媒优优宝贝频道 、浙江大学(贝因美)亲子文化研究中心、澳门中华教育会等共同协办,邀请了内地著名育婴专家、贝因美集团创始人谢宏,香港著名学者、资深传媒人吕宁思,台湾著名学者、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澳门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杨颖虹等两岸四地文化学者、教育名人,论坛由著名主持人刘仪伟主持,以“国际视野与中华亲子文化”为主题,探讨东西方文化在亲子教育领域的激烈冲突和水乳交融。
各位专家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热烈的发言,主讲嘉宾的超强“明星阵容”、精彩纷呈的语言交锋、激情的文化思想碰撞,唤起更多的人对亲子文化予以更多的关注与思考,给中华亲子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以新型亲子文化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其影响深远。新浪网对本次论坛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并以微博互动、网民参与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夏亲子文化曾经一直领先于世界,堪称人类亲子文化的典范,更是两岸四地中华文化传承的脉络主线。但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亲子冲突、代沟、单亲家庭、高离婚率等社会现象频发,中华民族的亲子文化也酝酿着种种不适、痛苦和变化。
近些年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加速,中华传统文化在国际社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其影响力也日益扩展,中华传统亲子文化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因此,通过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在亲子文化中的现状以及在新时代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继承并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研究亲子文化的实践方法,以及亲子文化如何适应国际全球化的发展,能够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向理想方向发展,对在目前受社会转型及文化多元影响下的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次论坛的相关讨论为教育工作者开拓了新思路,探讨了亲子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
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自举办以来,一直关注中华亲子文化在新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2009年,第一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首次提出“重塑亲子文化”的命题;2010年,第二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又进一步围绕“公民素质与亲子文化”等问题进行互动和对话,共同探讨中国亲子文化的真谛;在成功举办两届之后,第三届亲子文化论坛则继续文化复兴之旅,走入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秉承“弘扬亲子文化、促进中华伟大复兴”的愿望,以国际视野、全新角度解析中华传统亲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今天,正值世界经济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华文明的延续、复兴和传播处于全球化语境之中,有着不同以往的文化困惑与实践难题,而中华亲子文化最大的特点为内在的凝聚力与外在的和谐力。为此,第三届亲子文化论坛汇聚两岸四地著名学者、教育学家、文化学者、亲子文化研究者、关心教育的各界人士,集专家、学者的思想与智慧,深入探讨中华亲子文化在国际视野下的变迁与发展规律。
四位主讲嘉宾中,作为本次论坛的发起人谢宏先生,作为国内顶级的育婴专家、作为深怀使命感的企业家、作为一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父亲,以二十年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结合“贝因美成功生养教理论”,从国民道德的本源入手,关注亲子文化异化与社会乱象的具体表现,解析了导致亲子关系的扭曲与社会家庭悲剧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解决之道,对以爱为核心的亲子文化未来的健康发展,充满了信心。
来自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洪兰,结合自己在心理学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多年的研究成果,从大脑神经的发展看待亲子关系的形成,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教养孩子的方法,她以多年研究实践的数据证明,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命运,多一些鼓励,孩子就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来自香港的文化学者吕宁思,作为一位资深的传媒人,则一直站在文化阵地的前沿,对瞬息万变的文化信息、东西方亲子文化的核心内容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对亲子文化现象、东西方亲子关系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和解读,在他的眼中,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对中华传统亲子文化的影响很深,中华亲子文化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具有时代感,也需要更大包容性。
来自澳门的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杨颖虹女士,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工作,并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写专栏,她认为,中华传统亲子文化对现代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关键的促进作用。
主要嘉宾的演讲从文化领域到教育领域,包含了众多的学科,他们的真知灼见和科研成果也代表了亲子文化研究的最新水平,从“东西方亲子文化在个人价值体现方面的冲突”,到“中华亲子文化海纳百川博采各种文明之长”,从“两岸四地亲子文化的特点和差异性”到“新时代中华亲子文化的自我修复性”;从“天人合一”到“世界和谐”看亲子文化的发展,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演讲和独到的见解必将引起全球对中华亲子文化的重视和关注。
两岸四地文化学者的激情演说,令亲子论坛的现场气氛持续升温,现场观众热烈参与,与大师们一起真诚对话、热议时弊,新浪网、新浪微博的网友也是积极参与,通过网络发表观点、献计献策,真是人人观点独到,个个壮怀激烈,共同把脉中华亲子文化的未来,为亲子文化再续前势,智领亲子文化新一轮的风向标。
与会专家和嘉宾们一致认为,亲子文化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也是两岸四地共同的话题。中华传统亲子文化在新时代遭遇诸多挑战的同时,也获得了重塑的良机,只要汇聚两岸四地华人的共同努力,中华传统亲子文化必将开创出崭新天地!
在亲子文化论坛结束后,主办方和几位嘉宾共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关工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重视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和教育,中华传统亲子文化将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香港保良局:作为最杰出及多元化的慈善服务团体之一,领导善业,造福社群,一直是保良局的宗旨,主办第三届两岸四地中华亲子文化论坛,就是为中华亲子文化走向国际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谢宏:以“弘扬中华文明、重塑亲子文化”为己任,每一位父母都是文化的传承者,为人父母是天职,也需要不断的学习,国民道德意识的提升,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深远的意义,任重而道远,穷此一生,也要为此而努力;
洪兰:父母是孩子的引导者,以积极的态度、鼓励的语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撷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让亲子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吕宁思:关注东西方文化的交锋和融合,面对机遇和挑战,全球华人都要保持理性的思索,中华亲子文化要兼收并蓄,跟上时代的节奏求新求变,才能走得更远;
杨颖虹: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摆事实讲道理,倡导大家要从自身做起,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实践和应用。
第三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持续四个小时,现场气氛热烈,社会影响深远。汇集两岸四地文化学者的思想精髓,化为民众的生存智慧,具有潜移默化、规范行为的社会功能,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必须弘扬亲子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共生。
本届亲子文化论坛的举办地——美丽的东方之珠香港,本就是东西方文化汇聚之都,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贸易、旅游、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她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集中了东西方文化中优秀的精华,在全球化趋势下,东西方教育理念在此激烈冲突又日益交融贯通,其亲子文化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两岸四地文化学者的思想在这里激情碰撞,使得论坛主题更具有生命力和持续性,是中华亲子文化与世界和谐发展的一次重要探讨和总结。
由于历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在举办后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后每年都将轮流在两岸四地举办,并在论坛之后进行系列亲子教育研讨活动,挖掘、推广中华亲子文化的历史功能和现实意义,让曾经遭受重创的中华亲子文化再创新的辉煌!
第三届亲子文化论坛嘉宾介绍:
香港嘉宾:吕宁思
吕宁思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现任凤凰卫视采编部总监。初中时开始学习俄语和英语,17岁当兵,并继续学习俄语。复旦大学历史系本科,接下来又读了俄罗斯文学研究生。毕业后在解放军文艺社工作,至1983年,上海召开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从原单位被 借调到《解放军报》做临时记者。90年代初,前往澳大利亚,担任第一份由中国留学生筹办的报纸的总编,于1996年香港回归前,回到香港,进入中天,2000年凤凰资讯台成立时,进入凤凰卫视资讯台。
台湾嘉宾:洪兰
洪兰,曾在耶鲁大学哈斯金实验室及加州大学尔湾医学院神经科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进入圣地亚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员,并于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担任研究教授。目前为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阳明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暨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主持人。 近年来有感于教育是国家的根本,而阅读是教育的根本,更致力于阅读习惯的推广,足迹遍及台湾各县市城乡及离岛近千所的中小学作推广阅读的演讲。
澳门嘉宾:杨颖虹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现职澳门理工学院,任理事会顾问。
1998年毕业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中文系,2004年获澳门大学教育学院“课程设计及管理”硕士,1998至2009年任教于澳门培道及培正中学,长期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热爱思考和创作,为澳门日报专栏作者,为澳门教育青局亲子杂志《百分百家长》之“父母学园”及“亲子共读”撰写专题,为澳门教青局《终身学习》杂志撰写专题,为澳门中小学举行阅读讲座,被“澳门启思教育中心”邀请为“家长义工会”会长,定期与家长会会友分享亲子阅读心得。
大陆嘉宾:谢宏
谢宏:著名育婴专家、贝因美创始人,中国亲子文化的倡导者,在婴童行业十几年的经验和探索,使之成为在这个行业里为数不多的集企业家、婴童专家等几位一体的复合型专家。多年来,他在食品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颇有造诣,著有《婴幼儿食品的科学范畴及评价原则》、《育婴指南》、《造就冠军宝贝》、《谢宏真道理》、《婴幼儿的认知、语言和意识发生》等近20部专业著作,他集16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推出 “贝因美成功生养教理论”,使中国成千上万的新家庭受益。
主持人:刘仪伟
刘仪伟:四川成都人。学习中国古代汉语,专攻两晋散文。1989年毕业参加工作,后凭借央视的《天天饮食》一举成名,虽然在节目创办之初因为普通话的问题颇受争议,但特立独行的主持风格还是让他在央视主持人大军中拥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离开《天天饮食》后,入主上海东方卫视《东方夜谭》,在谈话中表现出其幽默诙谐,文化功底深厚的一面,并充分展示了其天马行空的活跃思维和丰富的肢体语言。现在身兼多职,如:主持人、导演,并参演多部电影。
主办单位简介:
关工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关工委,1990年5月,由中央批准成立。关工委是党委领导下的群众性工作组织。其成员包括:党政分管领导、离退休人员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等,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关工委以关心下一代为己任。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央8号文件),强调要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作用。指出“要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支持他们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贡献力量”。
香港保良局:保良局是香港最著名的六大慈善机构之一。十九世纪末,香港拐卖人口,逼良为娼等案件日增,东莞县侨商于1878年11月8日上书港督轩尼诗爵士建议成立保良局,所以每年11月8日便成为创局纪念日。保良局历向以「保赤安良」为宗旨,初期主要是遏止诱拐妇孺,为受害者提供庇护及教养。随着香港社会的转变,现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机构,提供优质多元服务。目前,保良局已成为最杰出及多元化的慈善服务团体,领导善业,造福社群,为国际所推崇。
首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嘉宾简介:
刘墉:台湾著名作家、画家。他以书信体写给儿子的《超越自己》、《创造自己》和《肯定自己》,写给女儿的《做个快乐读书人》、《靠自己去成功》、《跨一步,就成功》等书,风靡海峡两岸。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于丹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栏目普及、传播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
马家辉:香港资深传媒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助理主任。 《明报》世纪版和读书版策划顾问,台湾及香港报刊专栏专家。曾任台湾《大地》地理杂志记者、凤凰卫视、及香港电台节目主持等。
李观鼎:教授,澳门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咨询委员。诗人、文学评论家,著有《边鼓集》、(文学评论)、《论澳门文学批评》(专论)、《滴水集》(诗集)、《莲花在午夜灿烂开放》诗集等。2004年获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功绩勋章。
谢宏:贝因美创始人、首席育婴专家。多年来,他在食品科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颇有造诣,著有《婴幼儿食品和科学范畴及评价原则》、《育婴指南》、《造就冠军宝贝》、《婴幼儿的认知、语言和意识发生》等19部。
第二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嘉宾简介:
李文:美籍华人。英语教授、作家、演讲人、维权者和批评家。 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台湾和美国两地长大,深受中西文化的熏陶。台湾著名作家李敖的长女。在纽约大学政治与东亚研究专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又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并从旧金山私立大学国际与多元文化教育专业取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曹景行:资深传媒人,文化学者,时事评论员。曾任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凤凰卫视言论部总监、《时事开讲》节目主持人、《景行长安街》节目主持人。暨南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客座教授,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刘羡冰:中华教育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学家、著名作家,曾任中华教育会理事长、教育委员会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先后发表著名学术论文170多篇,超过百万字。著有《双语精英与文化交流》、《澳门教育史》、《世纪留痕——二十世纪澳门教育大事志》等著作。1990年获澳门总督頒授文化功绩勋章。2002年获澳门特区政府首屆頒授教育功绩勋章。
谢宏:贝因美创始人、首席育婴专家,中国杭州市婴童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浙江省妇幼婴童产业商会会长。中国亲子文化的倡导者,在婴童行业十几年的经验和探索使他成为在这个行业里为数不多的集企业家、婴童专家等几位一体的复合型专家。
第三届两岸四地亲子文化论坛组委会
201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