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严重的营养不良已经非常少见了,但是目前在我国居民的膳食中,某些营养素(如钙、铁、锌)和维生素的不足,仍在威胁着数以千万计居民的健康。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营养素的需求很大,对钙的需要量尤其多,家长们对此也比较重视,但是在补钙过程中很多家长存在误区 。
补钙和的误区有很多, 一般刚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都是生理性缺钙的,都需要及时补充,缺钙症状都是要到6个月后才出现的,所以容易被新手妈妈爸爸们忽略,早产儿应提早在出生后2个星期开始补钙,足月儿则在满月后开始补钙,建议一直补到2、3岁。记者采访了朵爱(www.doai.cc)营养专家,从医学角度以及多年经验来解析宝宝补钙和鱼肝油的5个误区:
误区1:补钙要在宝宝长大一点后开始
很多妈妈认为,宝宝刚刚生下来就补钙对宝宝消化系统是负担,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消化系统完善了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
误区2:补钙时不需要吃鱼肝油
首先,请大家先从鱼肝油的定义了解一下,鱼肝油:从鲨、鳕、鲭等鱼类肝脏中提取的脂肪。因富含维生素A和D,故有预防夜盲症和软骨病的作用,在0℃左右脱去部分固体脂肪后,用精炼食用植物油、浓度较高的鱼肝油或维生素A与维生素D3调节浓度,再加适量的稳定剂制成。每1g中含维生素A应为标示量的90.0%以上;维生素D应为标示量的85.0%。为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液体;微有特异的鱼腥味道,极地深海鳕鱼,生活在南纬82°的南极罗斯冰架 2800米以下的深海海域,能在-1.87℃的温度下活跃地生活,因其生存的极端地理环境,南极鳕鱼不杂食、纯净无污染,是提炼鱼肝油的顶级原料,被人们称为鳕鱼家族的“麦田守望者”。朵爱极地深海鳕鱼肝油的产品其鳕鱼肝油分子链小,更利于儿童的肠胃吸收有效成分,而且鳕鱼肝油分子非常接近母乳中油脂分子的大小,是目前比较高端的鱼肝油产品之一。
误区3:宝宝能晒到太阳,就不需要补钙和鱼肝油了
人体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3并且供人体使用。但是宝宝晒太阳的时间毕竟有限,由此合成的维生素D的数量并不能完全预测到。退一步讲,维生素D仅仅是帮助钙的吸收,如果不补钙,也无从吸收,一般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晒太阳所产生的是维生素D3原,并没有直接的作用,它会根据身体的需要逐渐转变成维生素D。如果身体不缺乏,则皮肤中的维生素D3原将随着皮肤的脱屑而脱掉,因此即使晒太阳机会较多也需要补钙和鱼肝油。
误区4:市面上的鱼肝油多吃会引起中毒
小儿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每天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D。对于小儿来说,每天服适量鱼肝油(每天服浓缩鱼肝油3—4滴)是有益的,尤其是对于生长在北方地区的冬天更为必要。维生素A、D含量比超过3~4∶1的鱼肝油长期服用易导致维生素A摄入过量而中毒,另有实践表明,每天摄入4000单位的维生素D,持续数周才会引起维生素D过量。但是从谨慎的观点出发,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最多可以补充800单位的维生素D(美国规定的最高摄入量是2400单位/天),低于此数是安全的。因此每天吃1颗鱼肝油丸(含400~500单位的维生素D)是很安全的,绝对不用担心中毒的问题。
误区5:宝宝的胃口很好就不需要补钙了
调查表明我国居民日常的膳食中含钙量较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的钙仅为推荐量的41%。因此,即使宝宝的胃口不错,也很难达到规定的补充要求,因此从预防保健的角度出发,对2岁以下的宝宝,都应该适当补充钙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