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宝宝的驱蚊止痒产品,你选对了吗?
夏日炎炎,既吸血又扰人清眠的蚊子是最令人心烦的。可恶的蚊子不仅让宝宝无法安睡,更有可能突破宝宝还很虚弱的免疫体统使宝宝感染生病。这个时候,就需要驱蚊剂登场来保卫宝宝不受蚊子侵害了。然而,宝宝的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市面上的驱蚊剂又种类繁多,要如何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货架上选择既安全又有效的驱蚊剂呢?
(1)注意有没有“微毒”标志
这是很简单的识别方法,只要驱蚊剂中含有微量的毒素成分,卫生部就会强制要求在产品标签上注明“微毒”字样。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微量的毒素不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仍建议不要涂抹在皮肤表面,而对于宝宝来说,就更加不能直接涂抹在皮肤上了。
(2)注意“成分”一栏
很多驱蚊剂之所以“微毒”,就是因为它们的有效成分是“避蚊胺(DEET)”或者“驱蚊酯”,如果看到成分列表中出现了这种字眼,那么一定不要直接涂抹在宝宝皮肤上,因为这两种物质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
另外,很多驱蚊剂的产品包装上会有“避蚊胺(DEET)”或“驱蚊酯”的浓度,同种成分的浓度越高,毒性也就越大,另外“避蚊胺(DEET)”的毒性要大于“驱蚊酯”,这也是在避蚊剂的选择中需要注意的。
其实,将毒性降至最低的方法还有一个,那就是选择完全不含“避蚊胺(DEET)”或“驱蚊酯”的产品,一些驱蚊产品中的有效成分是从植物中萃取的中药,是没有毒性的。
(3)注意不起眼的角落:卫妆准字、农药准字、药准字
驱蚊剂的“身份证”一般躲在产品标签的最底部,时常被人忽略,但它们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农药准字:《农药管理条例》第26条:“农药产品出厂,必须标明农药生产批准证书的编号。” 卫妆字:“卫生部化妆品检测部门批准的合格国产化妆品”, 国药准字:“卫生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带有治疗功效的产品” |
目前在市面上流通的驱蚊剂,大部分属于“卫妆字”、“农药准字”之一或二者兼有,唯一拥有“国药准字”的产品是万金香气雾剂,该产品通过了严格的药品审核认证,具有卫生部和药监局认可的“消肿止痒、杀菌消毒”的药用治疗功效。
你真的会用驱蚊剂吗?回忆一下,是否经常把花露水之类抹在蚊子叮咬出的红包上呢?驱蚊剂能够止痒杀菌是人们一直以来的误解。通过学会看标签,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驱蚊剂涂抹在赤裸的皮肤上都会造成刺激,更不用说涂抹在被蚊子叮咬过的破损处了。很多成年人就是因为误认为花露水,驱蚊剂可以用于止痒,而错误地在蚊虫叮咬的包上直接涂抹,反倒加重红肿,甚至引起过敏和皮炎,那么对于宝宝敏感脆弱的皮肤,就更是危险了。
因此,驱蚊剂与止痒产品需要分开使用,而不能为了省却麻烦妄想着一劳永逸。当然,通过药准字认证并能够将消肿止痒、杀菌消毒写在产品标签上的万金香气雾剂,不单单是解决叮咬后的问题那么简单,事前使用,也能很好地起到驱蚊效果,真正实现了防蚊止痒,双效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