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中值得父母注意的几个问题

  早期教育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处理德、智、体三者的关系

  现在,普遍开始重视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早期教育,把智育放在重要的地位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智育的任务,不仅是要对儿童传授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还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进行智育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现在,很多家长“望子成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建设“四化”之才,这种认识对早期教育的实行,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值得称赞。如果望子成为“光耀门庭”,成为“父母争气”之才,甚至把孩子作为猎取名利的工具,这样作对孩子是极其有害的。

  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德育。不要对孩子过多的称赞和夸奖,防止他们产生骄傲自满、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毛病。否则,容易使孩子脱离群众、脱离集体,心胸狭窄、眼光短浅,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只看到个人的智慧和家庭的利益,看不到群众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不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再有,任何孩子也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人,要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小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乐于仿效。要注意培养他们为“四化”而勤奋学习、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等优良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时,也不能忽视体育。要有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充沛的精力从事智力活动。经过早期教育智力超常的儿童的健康很容易被忽视。因为他们学习兴趣浓厚,自学能力强,反应快,能自觉克服困难,坚持勤学苦练,所以,他们比一般儿童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相应地说,他们大脑的负担也重些,精力消耗得也多些。所以,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体育,注意保护他们的大脑,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过急,更不要把孩子箍得太紧,管得太严,要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注意大脑的调节,培养他们形成经常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保证身体健康。对这一点,家长一定要给予必要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优秀的“四化”建设人才。

  二、知识技能与智力发展的关系

  智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知识技能,特别是在运用思维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中,更要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也离不开智力,因为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本身就是一种认识活动,必须有智力参加。智力发展越好,越容易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知识、技能掌握的越多,越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可见,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二者并不等同,智力发展超常的儿童,不等于他就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有的儿童知识技能掌握得不错,但其智力发展不一定超常,这是常见的现象。

  由此可见,为要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一定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值得提出的是,对语文和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不能偏废,因为语文与数学是任何人从事学习、深造,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工具。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文、理科的知识互相渗透,紧密联系,所以,要让儿童从小就掌握好这两样工具。有的智力超常儿童对学习数学兴趣浓厚,爱之入迷,而对学习语文则缺乏兴趣,重视不够,这对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也有的儿童在识字、阅读、作文等方面能力超过’同年龄的儿童,家长就认为孩子是个了不起的超常儿童。但因忽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法则等的系统掌握和基本运算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不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结果,尽管暂时学习成绩还好,但智力发展一般,以致影响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三、正确理解记忆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儿童记忆力的好坏,作为衡量儿童智力是不是超常的唯一标志。其实,这是不全面的。虽然,记忆力也是智力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智力超常的儿童,都有记忆力强的特点;同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也离不开记忆。但是,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是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智力发展超常的儿童,往往在这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

  我们知道,有的儿童,在三、四岁就能识两、三千个字,能背诵毛泽东同志的诗词二、三十首,一般家长或教师,便认为这是儿童智力发展超常的表现,从而不断要求孩子死记硬背一些书本上的东西。但是单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靠不住的,终究是会遗忘的,所以,我们不能把儿童惊人的背书能力,视为智力发展超常的表现。例如,宋代所选的一百多个“神童”中成器者极少,推其原因,可能就在于片面地训练儿童的背诵能力,用死记硬背代替了想象和思考能力的发展。宋高宗就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赏赐过的“神童”,没有一个“登科显名”?臣僚们回答说:这等童子仅仅能诵读,不懂义理、作文。意思就是说,他们只会背,但并不理解,更不会运用。

  在当代日常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实例。如有的孩子,幼小时看起来很聪明,有惊人的背诵诗书的能力,但长大了,还不如一般儿童的智力。有的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良,但参加某种竞赛、统一考试时则遭到失败。这大都是因为在校学习时是靠死记硬背,或只习惯于用某位老师教的方法去解答问题,只会依样画葫芦,不会举一反三。一旦出题方式改变、要求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便不知从何下手了。相反,有的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考试成绩不见得很好,而在某种竞赛、统一考试中,却一鸣惊人,名列前茅。这与他们善于思考、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有关。所以,必须教育凡童正确处理好记忆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即使是必须背诵的材料,如字母、符号、公式、定义、法则等,也要尽量设法找出这些材料之间所具有的某种联系和关系;学习决不可停留在记忆的水平上,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运用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使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提高。

  四、发展智力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人的心理的发展离不开实践活动。儿童心理、儿童智力的发展,也必须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这是一条客观规律。

  有的家长很重视早期教育,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他们“望子成才”之心甚切,总希望短时间内奏效,因而采取关门教学的方式:突击、猛攻、硬灌,不让孩子参加其他活动。古代也有这样的例子,为了早日奏效,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坐进竹篮,放到树丛里,“绝其视听”,“昼夜苦之”。这种方法堵绝了儿童一切智慧的来源,闭目塞听,只管死记硬背,这对发展儿童智力绝无好处。要培养发展儿童的智力,必须使儿童接触生活,认识环境,善于从实践活动中吸取智慧的营养,学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发展分析、思考能力,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样的儿童才能真正成长为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