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进行奶粉喂养的完全攻略

本文Tag标签:奶粉喂养/婴幼儿护理  

  为新生宝宝选购合适、营养的奶粉很重要,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奶粉的适龄种类、营养配方、特殊营养配制等几个方面。

  1.为宝宝选择婴幼儿奶粉。奶粉的种类很多,市场上主要有全脂奶粉、脱脂乳粉、速溶奶粉、加糖奶粉、婴幼儿奶粉和特殊配制奶粉几种。全脂奶粉基本保持了牛奶的营养成分,适用于全体消费者,但最适合于中青年消费者;脱脂乳粉是由牛奶脱脂后加工而成,口味较淡,适合于中老年、肥胖和不适宜摄人脂肪的消费者;速溶奶粉和全脂奶粉相似,一般为加糖速溶大颗粒奶粉或喷涂卵磷脂奶粉;加糖奶粉由牛乳添加一定量蔗糖加工而成,适合于全体消费者,多具有速溶特点;特殊配制奶适合于有特殊生理需求的消费者;婴幼儿奶粉是专门为婴幼儿配制的奶粉,它根据不同阶段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对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五大营养素进行了全面强化和调整,使之更接近人乳。这种奶粉一般分阶段配制,分别适于0一6个月、6—12个月和1~3岁的婴幼儿食用。因此,为宝宝选择奶粉一定要选择婴幼儿奶粉。

  2.根据宝宝的年龄选择。奶粉说明书上都有适合的月龄或年龄,可按需选择。一般来说,市场上有“母乳化奶粉”、“婴儿配方奶粉”、“6个月或以上婴儿奶粉”等,各种婴儿奶粉配方中添加的营养物质及含量略有差异,以适应婴儿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

  3.根据宝宝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营养配制奶粉。配方奶粉有很多组成成分,主要含有各种维生素、烟酸、叶酸、生物素、牛磺酸、亚油酸、DHA、钙、铁、磷等数十种营养素。

  选择奶粉时,妈妈可以根据营养素的组成进行理性选择,如含DHA奶粉主要是针对宝宝脑部发育所添加的一种成分,大家都称DHA为“脑黄金”,0~6个月的小宝宝主要从母乳和奶粉中摄取;如含铁和锌的奶粉能够促进神经末梢之间的传递,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学习能力;如含硫磺酸的奶粉对视力、脑部的发育非常有益,它能促进视觉神经的信息传递到脑部。

  4.根据宝宝的特殊情况,选择特制奶粉。根据宝宝的特殊情况选用适合的配方奶粉,如早产的宝宝要选用降低维生素、脂肪等营养素比例,适当增加DHA、牛磺酸等营养素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对乳糖无法耐受的宝宝要选用不含乳糖的婴儿配方奶粉;对轻度腹泻或过敏的宝宝要选用部分水解奶粉;对严重腹泻、过敏或短肠症候群的宝宝要选用完全水解奶粉。

  5.选择质量优异的奶粉。用手捏住奶粉包装袋来回摩擦,会发现奶粉的质地不同。一般来说,优质奶粉质地细腻,会发出“吱吱”声,劣质奶粉颗粒较粗,会发出“沙沙”的流动声;如果打开包装,可发现优质奶粉呈天然乳黄色,而劣质奶粉颜色较白,细看呈结晶状;优质奶粉闻起来有股特有的乳香味,而劣质奶粉乳香味很弱甚至没有乳香味;把少许奶粉放进嘴里品尝,优质奶粉细腻发黏,溶解较快,且没有糖的甜味,劣质奶粉放入口中很快溶解,不黏牙,甜味浓。如果发现奶粉包装有明显的漏气、结块现象,一定不要购买。

  6.根据奶粉的外包装标明选择。由于购买奶粉时一般不能打开,所以特别要注意看包装的营养素标明。首先要注意外包装上是否按国家标准规定,标明了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执行标准、商标、净含量、配料表、营养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项目,若缺少上述任何一项最好不要购买;其次要注意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是否标明了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基本营养成分,维生素类含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部分B族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钙、铁、锌、磷,以及含量是否合理。

  7.根据奶粉的外包装质量选择。为了延长奶粉保质期,生产厂家通常都会在包装物内填充一定量的氮气。一般来说,罐装奶粉密封性能较好,能有效遏制各种细菌生长;袋装奶粉阻气性能较差,所以如果选购袋装奶粉时,应用双手在外包装上挤压一下,如果有漏气、漏粉或袋内根本没气,说明该袋奶粉已有质量问题,不要购买。温开水,然后在水中倒人奶粉,先让其自然溶解,然后用搅动匙搅拌,使其彻底溶解、混合物变稠;调匀奶粉后,用一只已消过毒的塑胶漏斗将奶小心地倒入已消过毒的奶瓶中即可。

  另外就是储存。如果一次冲泡多量的奶水时,则需将不立即食用的奶立即放人冰箱内储存。把橡皮奶嘴向下按在奶瓶内,盖上盖子,并于一天内吃完;不要过夜,也不可将喝剩的奶留待下次食用,以防止奶变质。

  合理掌握喂养量有利于宝宝的健康。一般来说,合理的喂养量根据体重来计算,即宝宝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要加糖牛奶100~120毫升,一天的总量最好不要超过600毫升;同时,根据宝宝月龄和每次的食量,将用总量等分为5~6份喂给宝宝。

  一般人工喂养的宝宝,新生儿时期每天喂牛奶6~7次;2周以内每次喂50~100毫升,2周以后每次喂70~120毫升。

  此外,用新鲜纯牛奶喂养1个月以内的宝宝时,应适当加水稀释,一般比例是3份牛奶加1份水,市场上常见的消毒牛奶可以不用稀释。冲调配方奶粉时,应以奶粉包装上的说明为准,根据宝宝的消化能力、大便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加大水的比例。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