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佩戴饰品存在哪些心理因素

本文Tag标签:早期教育/心理教育  

  在佩戴饰品的中学生中,其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9种。

  (1)爱美心理。

  一位17岁的女学生写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戴饰品是为了美。”一位佩戴项链和手镯的女学生写道:“我戴这些东西是因为它给人以美好的感觉,是为了让自己更加漂亮。”

  (2)纪念心理。

  一位13岁的女学生写道:“我戴的项链是同学给的,现在她和我已经分到不同的学校,而且很难见面,我希望这条项链永远陪伴我,以表示对她的思念之情。”一位13岁的学生写道:“其实,我有许多项链,有爸爸妈妈给的,有自己买的,也有别人送的。我就爱戴同学送的,因为它凝聚了我和小学同学的友情,也是自己对朋友礼物的重视,有纪念意义。”

  (3)好奇心理。

  一位13岁的女学生写道:“我喜欢艺术,所以戴上项链觉得有意思。”一位14岁的女学生写道:“我出于好奇,想戴就戴,反正不影响什么。”

  (4)显富心理。

  一位17岁的女学生说:“我戴的是金项链,我觉得这是有钱的一种表现。”一位19岁的男生认为:“佩戴饰品能显示家庭富裕,我为此感到自豪。”

  (5)屈从心理。

  一位14岁的女学生写道:“我戴的手镯是家长给的,说是祖传下来的,必须戴。但我上学时不戴,因为老师不让。”一位13岁的男学生写道:“我戴的长命锁是爸爸妈妈让我戴的,他们说这是我太爷传下来的,还说戴上它能活100岁,但我不太相信。”

  (6)暗示心理。

  一位20岁的男学生写道:“戴某种首饰暗示佩戴者当前的某种情况,譬如暗示结交异性朋友的进展情况等等,我很欣赏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说法。”一位14岁的女学生写道:“我的性格像男生,我喜欢同男同学交朋友,我戴项链就是为了引起异性的注视与好感。”

  (7)随风就俗心理。

  一位18岁的女学生写道:“戴饰品是我国千百年来传下的,我戴上项链、手镯、手链,自我感觉良好。”一位18岁的女学生写道:“远古时代,人们就把贝壳之类穿起来挂在脖子上,我认为戴首饰并不是轻浮,而是世界各民族都有的一种风俗。”

  (8)观望攀比心理。

  一位18岁的男学生说:“我本不打算戴项链,可我看到班里××戴上项链时,我也戴上了。”一位17岁的女学生透露:“老师讲不许学生戴项链等饰品,然而我看班里有的同学戴了戒指老师不管时,我也偷偷地戴了起来。”

  (9)不戴白不戴心理。

  一位14岁的女学生讲:“项链就是戴的,有项链留着做什么。不过我不敢在学校戴,而是在家里戴。”一位13岁的女学生写道:“我认为,既然妈妈给我买了,何必不戴,放着也是白放着。”

  中学生属未成年人范围。有杂志刊载美国一项调查,未成年人戴首饰,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高达37%,比戴首饰的成年人发病率多16个百分点。未成年人戴首饰多是“假货”,含有害成分。特别是夏季戴饰品,因人的汗液增多,饰品中的有害成分溶出,易引起局部皮肤发痒、烧灼感、起水泡和红色斑疹等疾患,甚至导致继发感染。我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2条规定:“……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为什么中学生佩戴饰品仍然呈增长态势?这既有家长溺爱以及社会影响的一面,也有学校、教师放松教育的一面。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佩戴饰品,在某种程度上,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中学生佩戴饰品,应引起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学生家长要说服自己的孩子不佩戴饰品。有关部门应针对佩戴饰品的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使他们认识到未成年人佩戴饰品的害处,教育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健康发展。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