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全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产生抗体的能力不足,皮肤黏膜娇嫩,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低,很容易被细菌、病毒、霉菌等感染。引起新生儿期感染的病毒主要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肝炎病毒、肠道病毒等。为保护新生宝宝免受各种感染,一定要做好预防,这也是新生宝宝保健重点之一。一般来说,新生儿感染往往来自产前、产时和产后。
产前感染。产前感染多为宫内感染,可发生在怀孕的任何时期。母体内的肝炎、风疹等病毒通过血循环直接进入胎儿体内,这也叫母婴垂直传播。
产时感染。产时感染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吸人了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和产母的血而受到感染。
产后感染。产后感染多来源于母亲乳汁、护理人员的手和讲话时带出的飞沫或衣物用具等感染。
妈妈招术——注意卫生,减少探望,及时接种。
注意皮肤及口腔黏膜卫生。新生宝宝皮肤黏膜娇嫩,很多眼睛看不到的小破损常会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所以平时应保持皮肤清洁,尽量避免破损,每天可用温水、柔软的毛巾轻轻洗净体表皱褶部位如腋窝、颈部、臀部等,并扑上少量爽身粉;新生宝口腔黏膜不能擦伤,切勿挑破“马牙”。
不能挤乳房。新生宝宝乳房肿大是正常现象,不能用手挤压,以免挤后细菌进入发生乳腺炎。
加强卫生意识,给新生宝宝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清洁的用具。新生宝宝居室必须有充足的阳光与流通的空气,要温暖、舒适;妈妈喂奶前应洗手、洗乳头;奶瓶、奶嘴及装奶的用具要每次消毒,用后开水清洗,吃剩的奶不要再给宝宝吃;给新生宝宝换尿布、穿衣服、洗澡时,均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减少亲友探望。减少亲友探望,家人如有感冒要避免与新生宝宝接触;宝宝一旦咳嗽气促时必须立即求医。
新生宝宝感染病毒后,可表现为发热、黄疸、肝脏脾脏肿大、皮肤黏膜出血等,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感染,必须立即上医院治疗,绝不可抱着侥幸的心理,延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