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元素是人体重要的造血原料。分娩后,产妇体内失血较多,气血亏损,体质虚弱,有的可能出现贫血或轻度贫血。因此,产妇膳食调理需要补充各种营养素,尤其要注意补充铁元素,以促进人体营养素的平衡,从而确保身体早日康复。
铁是哺乳动物血液和交换氧所必需的元素,没有铁元素,血红蛋白就不能被制造出来,氧就不能得到输送,从而导致缺铁性贫血。按营养学家的要求,我国成年妇女每日需要铁15毫克,孕期及哺乳期需要18毫克。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妊娠期间,胎儿所有的养分均是透过胎盘由母亲供给。为了适应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不断地扩充血容量,这样导致半数的孕妇患缺铁性贫血症。加上在分娩的过程中产妇失血约200毫克,以及泌乳的需要,又失去一些铁元素。因此,为了预防产后发生贫血,产妇需补充铁元素的摄入量。
产妇补充铁元素最佳的方法,还是通过饮食。在正常的情况下,每日膳食供给铁元素仅有15毫克左右,人体只能吸收其中的1/10,其余来自被破坏后红细胞中铁的再利用。针对这种情况,产妇应多吃容易吸收的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豆类、牛肉、沙丁鱼、南瓜、扁豆、豌豆、马铃薯、樱桃、鸡蛋和面包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讲究食物合理搭配,以提高肌体对铁的吸收率。具体地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每餐中可以适量搭配肉类食品及猪血、鸡血、鸭血等,或饭后饮用橙汁,也可有效地增进铁吸收利用;另一方面,每天可以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提高铁的吸收率。此外,如果产时失血较多,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地服用铁剂。
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些食物会妨碍铁的吸收,如牛奶、茶、咖啡等,也不要同时服用含草酸或鞣酸高的菠菜、苋菜、鲜笋等食物,以免结合成不易溶解的盐类,妨碍铁元素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