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幼儿疾病 > 其它疾病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按摩护理方案

  小宝宝麻痹,又称之为脊髓灰质炎,是一种特异性脊髓灰质炎病毒所导致的婴幼儿脑与脊髓神经系统损伤的病症。某些患儿由于神经受损过重,功能未能恢复而形成的顽固性瘫痪,医学上被称之为小儿麻痹后遗症。患有此类症状的小宝宝,其运动功能障碍常因神经系统较陈旧的损伤所致,因而中西药物治疗都难以取效,而按摩治疗法却成了此类病症后期患儿康复最为有效的一种手段。

  ●小儿麻痹精遗症的病因病机

  脊髓灰质炎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小宝宝在这种病的流行季节,直接接触到了病毒,或通过饮食传染等方式感染到了脊髓灰质炎病毒。这种病毒能直接损害脊髓前角灰白质的运动神经细胞,并能影响延髓、中脑、小脑以及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导致局部充血、水肿、变性以至坏死。中枢、脊髓等神经的病损,直接影响其支配的肌肉、组织的运动功能,因而当病变经过以全身症状为主的前驱期、瘫痪前期之后,就进入以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瘫痪期。此期如治疗及时,病损的程度又较轻浅的话,是可以逐渐康复的。而有些患儿,由于神经损伤过重,造成肌肉的永久性瘫痪或肌肉挛缩,躯肢出现了各种畸形,各种功能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情况就属于后遗症察

  根据中医理论分析,这种病的产生是由于风、湿、热等时行病毒从口鼻而入,侵袭肺胃二经,进而影响了肝肾二脏,从而导致了筋骨不强、血脉不通、关节不利、肌肉痿软等病症,属痿症的范畴。

  《毒问·生气通天伦》中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挺为痿”。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中说:“大抵痿之为病,皆因客热而成。……肺胃被时行毒邪所侵.湿热蕴蒸,津液耗损,气血亏损,来源不足,无以转输于四肢百节,筋脉失养;久病累及肝肾,肝肾虚亏,精血不足,精亏则不能灌溉四末.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簏骨经脉失去濡养则成痿症”。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肾虚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肝鞠不足则筋膜干而不能束利关节。故得此病后期症状是:肢体松弛,大肉削减,骨骼畸形,肢端发凉呈暗色。

  ●小儿麻痹后遗症诊断分型

  (1)临床诊断分类现象

  小儿麻痹后遗症属周围性瘫,故多见于弛缓型瘫,与脑性瘫痪等病症表现的中枢性瘫痪截然不同。临床分类有以下几种瘫痪部位:

  下肢瘫:下肢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瘫或双侧下肢瘫,是最为多见的类型。

  上肢瘫:上肢瘫痪多见于一侧上肢瘫,双上肢瘫很少。

  面肌瘫:面肌瘫痪表现为,颜面肌肉颤动,向健侧歪斜。

  腹肌瘫:腹肌瘫痪表现为,腹壁松弛,反应减低等症状。

  除此之外,脊髓灰质炎还可伤于颈肌、肩肌、肋间肌、胸背肌等部位。这些肌群被累及后直接可影响吞咽、呼吸等。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会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在后遗症期,这些类型是不多见的。

  个别重症患儿,病损及脑,亦可见脑性瘫,即痉挛型瘫,还可伴智力障碍等兼症。中医辨证的诊治方法参见前文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

  (2)几种瘫痪的程度

  小儿麻痹后遗症期,有几种瘫痪程度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以此根据病情症状,好对小宝宝的疾患及时治疗。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症状:

  ①极重度麻痹:即表现为肢体功能消失。可见肢体完全不能活动,或者只有足趾有轻微的活动能力。

  ②重度麻痹:即表现为肢体功能很差。可见肢体只能作轻度活动,但主要功能不存在,比如上肢不能取物自食、下肢不能独立行走等症状。

  ③中度麻痹:即表现为功能较差。可见肢体主要功能存在,但无力活动。

  ④轻度麻痹:即表现为功能基本正常。可见肢体活动基本正常,但力量较弱,或稍有畸形。

  (3)辨证分型

  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分型,通常可见的病症有以下几种:

  ①阳明郁热者:此症状表现为肌肉痿软无力,活动障碍。不但余热未尽,午后潮热更盛,动辄汗出,心烦口渴,腹部胀满,大便秘结,皮干尿赤,舌红脉数等。

  ②脾虚湿阻者:此症状表现为肢体痿软困重,活动障碍,胸脘痞满,纳差食少,消瘦萎靡,怠惰便溏,面色萎黄,苔腻脉滑等。

  ③肝肾不足者:此症状表现为肢体瘫软,肌肉挛缩,经筋痿弱,骨骼畸形,功能严重障碍,舌淡脉虚等。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原则

  对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治疗,应以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肌壮骨、矫正畸形为大法,再根据辨证类型辅以清解郁热、健脾祛湿或补益肝肾之法来治疗。

  ●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按摩手法

  (1)基本的手法

  ①将患儿置于俯卧位,医生以项韧带走行部位为主并揉颈部两侧,点哑门、大椎、身柱穴,拿揉斜方肌法。

  ②将患儿置于俯卧位,从胸椎至尾椎及背部两侧作揉法按摩,再用双拇指指尖沿督脉行向作连续点压按摩法。这种按摩方法可以多反复几次。

  ③拿揉腰部,点肾俞穴,用指背拨擦八谬穴,点揉环跳穴,大腿后侧作拿揉法。

  (2)根据病症类型增减按摩手法

  ①治疗下肢瘫痪法

  点揉委中穴,拨揉腓肠肌;然后用一手拇指、食指掐住昆仑、太溪穴,另一手握住足的前部作内旋、外旋及过伸动作,点压涌泉穴。

  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拿揉股四头肌及内收肌,双手摩揉膝关节;点血海、梁丘、鹤顶和犊鼻穴。

  将患儿置于侧卧位,推拿腿外侧肌群;一手拇指压住上环跳,另一只手同时握住患肢小腿,作屈曲旋转动作,再揉胫前肌、足背肌。

  分症点穴法

  抬腿困难者:对抬腿困难的患儿按摩方法是:重点大肠俞、跳跃、环跳、承扶、秩边、迈步、伏兔、四强等穴位。

  大腿不能内收者:对大腿不能内收的患儿按摩方法是:重点足五里、箕门、血海、承扶、阴亢、阴陵泉等穴位。

  膝关节不能伸展或膝后弓者:对膝关节不能伸展或膝后弓的患儿按摩方法是:重点迈步、伏兔、四强、血海、足三里、上巨虚、梁丘、直立等穴位。

  足下垂者:对足下垂患儿按摩的方法是:重点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丰隆、悬钟、解溪等穴位。

  足外翻者:对足外翻患儿按摩的方法是:重点委中.、承山、阴陵泉、中都、三阴交、太溪等穴位。

  足内翻者:对足内翻患儿按摩的方法是:重点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阳辅、悬钟、丘墟等穴位。

  ②治疗上肢瘫痪法

  前臂搓法:用多指拿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肱三头肌及斜方肌。沿上臂外侧至前臂外侧面作点揉法,要反复按摩,再用双手沿上臂至前臂做搓法。

  肩关节摇法:于肩、肘、腕、指等关节处作摇动按摩法。

  内外旋运动法:用一手掐住内关和外关穴,一手掐住食指、中指、无名指远端,作内旋、外旋运动。做此按摩手法时,患儿会产生麻胀的感觉。

  前臂旋转掐曲池少海法:用左手掐住患儿的曲池和少海穴,右手同时握住小臂的远端,作内旋、外旋运动。患儿会产生麻胀的感觉。

  分症点穴法

  举臂困难者:对举臂困难的患儿按摩方法是,重点大椎、肩井、天宗、治瘫Ⅱ、举臂、肩三针、臂脯等穴位。

  肘伸屈困难者:对肘伸屈困难的患儿按摩方法是,重点手三里、吐池、消泺、外关、治瘫Ⅲ、合谷等穴位。

  腕下垂者:对腕下垂的患儿按摩方法是,重点曲池、手三里、支沟、外关、合谷、鱼际等穴位。

  ③治疗面肌瘫痪法

  面部摩揉法:将患儿置于坐位或仰卧位,在双侧面部由下而上、由内而外作摩掐法。重点摩揉颧肌、口轮匝肌等。

  面肌瘫痪点穴重点,推攒竹穴。点按上关、下关穴。

  掐地仓穴、翳风池穴,按压合谷穴。

  ④治疗腹肌瘫痪法

  腹部提捻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医生以双手交替按压腹肌之后,再对腹肌由下而上作提捻按摩法。

  腹部横摩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在耻骨上作横摩法。

  背部正中提拿法:将患儿置于俯卧位,推揉大肠俞、命门穴,沿背部正中提拿。

  (3)根据病症辨证加减手法

  按照中医辨证理论,在按摩治疗中可根据病症增加或减少按摩的手法,针对几种病症的情况,一般采用的按摩法有以下几种:

  ①阳明郁热者:针对阳明郁热的患儿,在按摩治疗中重点大椎、风府、风池等穴,揉拿腹部,点足三里穴。

  ②脾虚湿滞者:针对脾虚湿滞的患儿,在按摩治疗时沿背部督脉,由下至上捏脊5~8遍。

  ③肝肾不足者:针对肝肾不足的患儿,重点肝俞、肾俞等穴,重揉胁肋部、腰骶部,揉后可着力搓至皮肤发热为宜。

  爱心提示

  (1)对脊髓灰质炎前驱期、瘫痪前期全身症状明显者,在肌肉触痛和瘫痪呈进行性发展时不宜按摩。

  (2)如果需要进行按摩治疗时,应该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