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因素在母亲作出是否母乳喂养的决定上,丈夫、家庭和社会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的调查报道:与黑人母亲相比,白人母亲的母乳喂养率更高,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也较长。在1997~1998年悉尼的研究显示:不同语言背景的母亲,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有明显的不同。说中文的妇女打算母乳喂养和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低于说英文和阿拉伯语的妇女。说阿拉伯语的妇女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和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说英文和中文的妇女。我国新疆的研究显示:维吾尔族母亲给孩子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比较早,原因是她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母乳太稀薄不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
文化适应(来自于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在行为和观念上去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要求)可以影响母乳喂养意向和母乳喂养率。美国对孕妇的研究显示:出生于美国之外的妇女(移民)比在美国出生的妇女母乳喂养率高。在国外出生的白人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要高于在美国出生的白人;在国外出生的黑人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要高于在美国出生的黑人;在国外出生的西班牙人开始母乳喂养的可能性要高于在美国出生的西班牙人。希腊的研究也显示:从国外来的希腊妇女比希腊本土长大的妇女有母乳喂养意向的要多,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也长。
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一些研究表明:华裔的母亲比其他种族的母亲母乳喂养的可能性小。移居悉尼的中国妇女,母乳喂养率低于澳大利亚的平均水平。原因之一是不正确的、传统的喂养观念,她们认为母乳喂养对婴儿有好处,但对母亲的产后恢复没有好处。
中国(宋朝)有一个古老的传统的母乳喂养指导里说:在早晨喂奶之前,要把乳房中隔夜的奶先挤出来扔掉。这一概念是需要更新的。还有一个古老的说法是“婴儿不宜喂得过饱”。这与按需哺乳和让婴儿吃到后乳、吃到满意为止的观念是不一致的,也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