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儿童安全 > 其它伤害

父母如何防止孩子被歹徒抢劫

本文Tag标签:儿童安全  

  儿童属于弱势人群,自然会成为歹徒攻击的对象。就中小学生自己而言,主观上应防止被坏人抢劫,以下3种类型的中小学生极容易成为被抢劫的对象:

  (1)打扮时髦、出手阔绰的孩子。一些富有家庭的孩子,身穿名贵服装、佩带耀眼的金银首饰,外出时一副小绅士、小公主的样子。他们平时身上带有数十元甚至数百元的钞票,动不动就买进口食品、饮料,花钱看录像、打游戏机毫不犹豫,孩子身上的钱、物往往成为抢劫的目标。

  (2)无心向学、惹是生非的孩子。有的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极差,他们平时无心学习,而是在校内外拉帮结派,甚至与社会上品行不端的青少年混在一起,参与一些不正当的活动,有的中学生还谈恋爱,甚至与别人争抢女朋友,以致同他人结怨,结果成为被抢劫、勒索的对象。

  (3)体弱单薄、体格较小、性格内向、胆小怕事的学生。这类孩子从外观上给人以胆小怕事、软弱可欺的感觉,故常遭到~些人无端的骚扰和搜身。他们挨打受气之后还不敢向家长和老师申诉,有的孩子要定期主动交钱,否则就有可能招来毒打。

  识破歹徒的计谋

  儿童大都社会经验少、头脑比较单纯,一些歹徒就利用他们的这一弱点设计一些圈套进行诱骗,然后对他们进行抢劫、毒打,个别歹徒甚至公开向他们的家长勒索大笔钱财。因此,家长要教育孩子不为歹徒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及时走出危险的境地。通常,歹徒接近孩子的借口有以下几条,家长应告诫孩子提高警惕:

  (1)歹徒知道孩子独自在家,冒充特殊身份(如老师、警察或家长的同事、朋友)或者找借口要求孩子开门让他进屋。

  (2)谎称两人顺路,邀请孩子坐他的车子一起去。

  (3)假借问路或请求帮助,骗取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跟他一起走。

  (4)谎称孩子家中有急事,要带孩子离开公共场所与他一起“回家”。

  (5)先赠给孩子一些喜欢的东西,如糖累、画本、文具,骗取孩子的信任。

  镇定地对待劫匪

  (1)要注意熟记歹徒特征,如容貌、衣爹、语言、年龄等。过后立即向老师、家长报告,由老师或家长陪同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隐瞒事实真相或虚报事实,应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提供破案线索,切勿到社会上去找一些“兄弟”、“姐妹”或“黑道杀手”去复仇,这样会使事情越弄越复杂,甚至陷入犯罪的泥潭。

  (2)若有形迹可疑的人跟踪,要伺机摆脱或者寻求协助。如遭劫持,除非确定附近有人可以求援,否则不要惊慌大叫,不要激怒歹徒,以免惨遭毒手。可以假装配合,伺机再动。

  (3)要自我保护,珍爱生命、“破财消灾”,不能和劫匪“硬斗”,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某女生回家时突然发现有盗贼正在自己家中翻腾东西,她马上镇静下来,假装走错了门向盗贼道歉,“对不起,我家在四楼,不知怎么走错门……”盗贼紧张了一会儿就不在意了。这个女生走到四楼转了个弯,就下楼找警察,很快盗贼被抓住了。

  (4)发生劫案后,家长不能责备和训斥孩子,而要关心和爱护受害的孩子,使其心理得到安慰,尽快走出被劫的阴影,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