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元,很少主动开口说话,即使开口也是简单的词汇及简单句,遇到事情常常是以生气或是哭来表达需求,妈妈常搞不清楚小元要什么,想做什么;妈妈觉得小元是个聪明小孩,只是不说话,但不知道如何帮助小元说话?
要先了解小元不说话,是因为认知理解,或是因为其它障碍所造成,像是听力问题及其它可能的脑神经障碍等,需要相关专业医师(如小儿科、儿童心智科、复健科、耳鼻喉科、小儿神经科医师)、相关专业治疗师(如:语言治疗师、听力师、心理师……)进一步了解,建议妈妈尽快带去医院进行评估及治疗外,提供以下的建议,让妈妈在家中也可以进行,协助孩子的沟通能力。
●多陪孩子玩游戏
很多家长对如何与孩子说话感到很困扰,听不懂孩子说的话,而孩子常常多是以哭的方式表达需求。其实,家长可采最贴近孩子的游戏学习,与孩子作互动及介入点。
建议小元的妈妈,先观察孩子的游戏方式及玩具的玩法,再以跟着孩子玩游戏方式进行,并一边与孩子对话。从刚开始或许只是一些声音的练习,例如「飞机咻咻!」「狗狗汪汪!」或一边将小元的动作语言化(帮小元将动作或当时的情境讲出来);进一步在游戏中与小元对话,例如「这里还需要什么呢?」「给我一个红色积木」等。此外,角色扮演游戏也是个很好的沟通情境设计,家长可以以孩子最熟悉的情境作角色对话。
●提供表达需求的机会
家长常常会因为孩子还小,能力不够,孩子不用动手,甚至是不用动口,家长便很容易快速的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其实有些时候可以不用这么快协助孩子,像是吃饼干时,故意不打开饼干纸,或把饼干罐故意放在高高的柜子上,让孩子看得到却吃不到,这时家长可以要孩子说出:「请帮我!」再帮他忙取得糖果。
当然,也要依孩子的语言程度,增加语句的复杂性,例如东西只给一点点,孩子还想再吃,就需要再开口要求,家长才提供协助。
●安排可以作选择的机会
有时候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像是吃点心、玩玩具、穿着的衣物……准备两样给孩子选择,再依孩子的能力增加物品的多样性,并带孩子用手指指物品,以及教导孩子尝试以口语说出来。
●逐渐增加生活字汇
利用图卡帮助孩子练习字汇,并将学会的字汇实际放进日常生活当中,实际运用出来。先以名词的词汇做练习,且先选择日常生活常见的为主,等孩子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后,再与孩子玩「猜谜游戏」,例如,问孩子:「红色的、小白兔喜欢吃的」,也让孩子练习想问题问您(刚开始最好还是提供图卡作为提示)。
●给予传话、打电话机会
请他去找谁拿东西,或是拿东西给爸爸、老师,当然另一位大人要很有默契的问:「有什么事情?」并教导孩子如何讲出来。当孩子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增加后,让孩子练习打电话给家人,对于简单的语言对话可以先套好,先问他可以理解的。甚至刚开始近距离的以玩具电话与孩子对话,慢慢增加距离,拿房间内的分机讲电话,再请他打电话给外线的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