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心理健康 > 情绪发展

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奖励

本文Tag标签:儿童心理健康  

  如果一个孩子的行为是父母所喜欢的一一与同伴好好地玩,把玩具给同伴玩,不矫情、不发脾气,听父母的话。那么他会得到什么呢?他会得到正面奖励吗?他会得到一句表扬或称赞吗?没有,谁也不会理会他。他的父母觉得这些行为都是应该的,因此什么话也不说。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孩子的行为不给予奖励,也就是教孩子停止好的行为。

  父母总能找到自以为合适的方法对孩子施以奖励或惩罚,尽管这两种方式截然对立,目的却是~致的——为了孩子表现得更好。事实证明这也确实有效。但由于缺乏对奖惩的认识,也使他们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些麻烦。

  譬如有的父母在体会到一两次“物质刺激”的好处后,便无论干什么都以其为手段。这无形中助长了孩子在做事情时的非自觉性,没钱就不做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如若什么时候忽略了他们物质上的要求,他们做事的热情也就降下来了。而这时候“奖励”已经变成了一种砝码,称斤论两,父母那边的砝码有多重,孩子这边的热情就有多高。

  还有的父母动辄施以惩罚。当孩子一时不慎做错了什么,便会受到一通责骂,再严重些,就给予体罚。这种强迫的方式,一方面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导致他们做事情畏首畏尾,生怕做错了什么;另一方面是厌倦做事情,在心理上就排斥它。还有一点是对父母产生憎恨心理。

  于是,很多父母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会发现,他们以往认为行之有效的奖惩方式越发不灵验了。他们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今后是否还应该继续使用同样的奖惩方法,或者是侧重于哪一种方法。

  教育学家认为,奖励或惩罚皆可使用,有时它们的确能收到好的效果,譬如对孩子的荣誊感、责任心、做事情的专注和热情等方面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运用上,如果掌握不好则只能起到反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克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这是一种把奖励与惩罚混合并用的比较研究。

  试验者先把数学程度基本相当的学生分成四组。在给第一组上课时,每次都根据情况对其中学习成绩优良者加以表扬,对稍差的学生也给予鼓励。对第二组的学生则相反,对成绩好的不予以表扬,成绩差的则大加批评。而对第三组的学生不论其学习成绩好坏皆不予以赞扬或批评。第四组的学生被安排到其他地方上课,他们不知道其他三组的情况,而对他们的成绩也不进行褒贬。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得出了初步结论:受到奖励的第一组和受到批评的第二组的成绩进步显著,第三组的成绩不及第一、二组的一半,第四组稍有进步。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各组的差距明显拉开:第一组成绩上升越发快,第二组和第三组却跌落下来,而第四组依然如故。

  这项实验的结果,证实了奖励和惩罚对孩子的影响。同时,它也表明了奖惩所包含的真正意义。从短时间看,奖惩得到的效果差距不甚明显,但长此以往则会显示出巨大反差。这也告诉为人父母者,若以奖惩论效果,则前者优于后者,而适当的并根据情况施以的奖惩,会收更好的效果。因为这会使孩子变得更有主动性。父母在施以奖励或惩罚时,首先应立足于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责任心。有时,孩子更看重精神上的奖励。做父母的应该知道孩子的一个特点,即当他的一项行为带来满意的结果,得到了父母的认同,并受到了夸奖,那么下一次他会想办法做得更好:如果当时他仅仅得到了“合同”上所要求的那一部分,也就是物质上的实惠,那么下~次他可能会不做,或仅仅保持原样,这有点“按劳取酬”的意味,会使孩子认为做什么还是不做什么、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这样会使孩子失去起码的责任心和真实意义上的荣誉感。

  说到惩罚,应该在讲清道理的情况下对孩子的过错予以适当批评,惩罚必须得到孩子的认同,才有可能使之今后对自己负责任。

  因此,做父母者,在为培养孩子制订奖惩计划时,应该懂得它当中所包含的意义:

  ●你的目的是什么?是为孩子好呢,还是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

  ●奖励孩子,但不要与孩子“谈买卖”、“做交易”;惩罚孩子,但不是为了出怨气。

  ●每一次奖惩的结果,你都仔细研究过吗?它还包含别的意思吗?

  ●要让孩子和你一同制订奖惩计划,多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不要强加给他们。

  ●确实需要奖励孩子,是因为他们尽最大努力,做了他们所能做的事情,而且做得不错。反之亦然——孩子应该知道他为什么受到惩罚,要让他心甘情愿,且无话可说。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