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乳汁缺乏或量少,总由产后气虚血亏或脾胃功能失常,生化之源不足,也有由于精神因素,肝郁不舒,气血失调,经脉瘀滞所致。食疗可按以下两型配制药膳。
一、气血亏虚:产后乳汁不行,面色无华,短气乏力,又乳房柔软,不胀不痛,舌淡苔薄,脉搏虚缓。
1.黄酒炖鲫鱼
[制备与用法]活鲫鱼(或鲤鱼)1条(约重500克),去鳞及肠杂洗净,煮半熟。加黄酒30毫升,清炖,吃鱼喝汤。每日1次。
又:活鲫鱼1条,加通草10克,煎浓汤不用盐日服1次。
[性味与疗效]鲫鱼甘温,利水消肿,下气通乳,滋补强身;鲤鱼功效相仿。通草甘淡,通气下乳,清热利水;黄酒通血脉,助药势,温经络。此二方通络下乳,滋补强身,为民间常用通乳方。
[备注]适于产后气血不足,乳汁不行。对妊娠水肿亦有疗效。
2.黄酒鲜虾汤
[制备与用法]新鲜大虾100克剪去须足,煮汤,加黄酒20毫升,吃虾喝汤;或将虾炒一下,黄酒拌食。每日2次。
[性味与疗效]虾甘温,有小毒,能下乳汁、壮阳道,是一种强壮益精食品;黄酒温通经络。此方下乳,常食有效。
[备注]适于产后体虚,乳汁不下。
二、肝郁气滞:产后乳汁不行,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口苦苔黄,舌质暗红,脉搏弦或涩。
1.王不留行散
[制备与用法]王不留行子50克焙干研粉。每次服10克,每日3次,温黄酒或猪蹄炖汤送下。
[性味与疗效]王不留行,甘苦性平,能走血分,为调节冲任之要药,走而不守,善利血脉,故用作下乳专剂。能消乳脉痛肿,因血乳同源,血滞则乳闭,血行则乳通,乳汁流畅,血脉通利则痛肿自消。
[备注]因气血亏虚而乳汁不下者不宜用。
2.赤小豆粥
[制备与用法]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豆煮开花,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酌加红糖,每日2次,早晚服用。
又:赤小豆250克,加水煮烂,滤取浓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性味与疗效]赤豆甘酸,性偏凉。能降火行血,利水消肿,民间习用通乳。
[备注]赤豆性凉,素质虚寒者,不宜久服。
用料:老丝瓜1只阴干。
制法:烧存性研末,每次9克,黄酒冲服。本法也可用于产后腹痛、疝气痛、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