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一般过程

本文Tag标签:道德教育  

  一般地说,儿童的道德认识都比较贫乏,要靠教师、家长不断地对他们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一个人知道了那些行为是好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标准的、应该怎样去做,懂得了那些行为是不好的、不道德的、不应该做的意义以后,就会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

  在对儿童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讲清楚道德概念而且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进行榜样教育。例如,在给儿童们讲解雷锋同志为丢失车票的妇女买车票,给老年人找座位,帮老太婆找儿子的高尚道德品质时,可以联系到班上的同学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年人让坐,在上坡道上帮工人叔叔推车等事例,使他从这些活生生的典型事件中增加道德认识,体验道德准则。

  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往往要经过曲折的道路。例如,有极少数的学生受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把学生尊敬老师同“逢迎”、“拍马屁”,混同起来3把向老师反映某个同学的不良行为认为是“打小报告”、“出卖同学”;把不遵守纪律当成所谓“英雄行为”等等。为了消除这些错误的道德认识,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会的方式,分析不同道德认识的性质,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界限,提高对正确道德行为的认识,抵制错误思想与糊涂观念的影响。

  有时学生虽然领会了某些道德要求,但是他并不立即去实行,有的甚至还会产生拒绝实行的行为。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某种“意义障碍”的缘故。

  “意义障碍”就是思想不通,是指学生头脑中存在某些思想或心理因素,阻碍了他对道德要求和意义的真正理解,从而不能把这些要求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与行动。

  为什么会出现“意义障碍”呢?

  一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的某些活动要求过于频繁,又不严格执行;

  二是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三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局限,对教师或家长要求的实质产生了误解;

  四是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提出要求时采取了强制的手段,损害了学生的个性;

  五是使学生感到教师在处理某些问题上不够公正。

  出现“意义障碍”以后,教师或家长必须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找他们谈心,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隔阂,消除误会,转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乐意按照道德要求行事。

  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当学生把道德知识变成了个人的行动指南与原则的时候,并且坚信它的正确性,无论是自己或看见别人在执行这些准则的时候都会引起情绪上的种种体验,这就出现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表现,它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从而成为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把道德认识变成道德信念,既与个人实践有关,也与周围环境有关。例如,当某个学生由于按照一定的道德要求,为集体、为别人做了一些好事,受到了舆论的好评,得到了老师、家长与同学的支持的时候,他就会具体地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并且产生继续做好事的热烈愿望。相反,如果某个学生不按道德要求办事,仍然得到了赞赏,或者按照道德要求办事反而受到了批评,这不仅会削弱道德要求的说服力,而且会阻碍道德认识向道德信念转化。

  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也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的道德认识对发生了的行为进行好坏善恶的判断。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它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确定合理行为的能力。

  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评价能力一般都比较低。开始的时候,他们常常是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而且多注意行为结果的好坏,到了中、高年级以后,才能逐步地依据成年人的经验和个人的体验渐渐转向于行为动机和行为外部原因的分析。

  少年儿童道德评价能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年龄方面,也表现在同年龄的学生身上。例如,有一班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在评价一个同学在课堂上画小人画的不守纪律的行为时,全体学生一致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当分析为什么不对时,一些儿童认为这种行为只影响个人学习,与别人无关;另一些儿童认为这种行为和集体有关,因为这种行为会分散周围同学的注意力,影响老师讲课;只有少数儿童认识到这种行为关系到集体荣誉,关系到不能很好地完成祖国人民交给自己的学习任务,从而影响到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少年儿童对道德行为的评价,往往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他们常常根据某个人行为表现中的某一点事实,就对这个人的道德品质作出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的结论。

  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经常做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教材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及时进行正确的评论。通过对学生作文、墙报稿件,班会讨论和优秀生的评选等活动,有意识、有步骤地进行道德标准的评讲,使学生们的道德评价能力,渐渐由外部到内部,由别人到自己、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到深地逐步发展提高。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