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人的科研成果来看,皮亚杰对自我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即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和相应的去自我中心化进程的研究更可以清晰地说明未成熟主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程 。
0-2岁这个阶段。身体动作水平上自我和非我不分的自我意识阶段,即第一次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如,最初总是分不清自己的身体和外界物体,常常把自己的手指、脚趾当做玩具来咬着玩,咬痛了才发现是自己的身体。
3-6岁这个时间段。表象观念水平上自我和非我不分的自我意识阶段,即第二次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如最初总是以为自己想到、感到的,别人和外界也同样想到、感到。常常认为外界都和自己有一样的思想、感情。幼儿彼此交谈,却未必相互理解。“如果儿童互相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以为他们已经互相理解。”
7岁一青春期的时间段。对外感知和主体思维不分水平上的自我意识阶段,这就是即第三次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如,最初总是以为自己对外感知的,就是自己在想的;自己在想的,又以为就是感知到了的,常常是“跟着感觉走”。
青春期时。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不分水平上的自我意识阶段,即第四次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如,最初总是分不清自己头脑里构建的理念世界和真实的世界的区别,总以为自己的蓝图是对的,世界应该完全服从他,常常充当“空想社会批评家”的角色。
这四种水平的“自我中心化——去自我中心化”,好像是认知过程中的一对“坚定的伴侣”,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以明显而独特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