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量减少,大便量也会随之减少。节食过度,甚至大便也会没有,这样肠道内的有害菌就会一举占据优势。此外,本来应该从饮食中摄取的水分也减少了,肠道就会从粪便中吸收水分,造成肠内粪便干燥,加重便秘。
1.节食后大便也会减少
女性都希望拥有苗条的身材。但是,一味追求瘦,强行过度节食减肥,甚至走火人魔,就会损害身体健康。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一日3餐不好好吃,甚至每天只吃1顿的饭都要减量,大便量当然也会减少。不吃就不会有大便,便秘持续下去,肠道内有害菌就会增多,使便秘加重。肠道内产生的有毒物质被运送到全身,就会造成皮肤粗糙、头痛。有害物质中还含有引发结肠癌的危险因子。另外,美国正在研究这些有害物质与乳腺癌的关系。
进食量减少,摄人的营养素不足,会使肌肉萎缩。肠蠕动的肠道肌肉、帮助传送粪便的腹部肌肉都会减弱,使排便更加困难。
2.节食会造成肠道延长、下垂
也许出乎常人意料,肠道也有脂肪和肌肉。肠管壁就像手风琴的风箱一样有许多皱折,脂肪和肌肉就附着在皱折凹陷部分的外壁。过度节食,会使肠道外壁上的脂肪和肌肉也减少,从而使整条肠道延长。
肠道延长,传送粪便的时间就会延长,期间水分会被更多吸收,使粪便变得干硬,造成排便困难。
此外,如果支撑内脏的腹直肌减弱后,胃的位置下降,造成胃下垂,下垂的胃会影响肠道功能。横结肠受胃压迫而下降,乙状结肠也下降,引起结肠下垂,这样肠管的弯曲就增加了,使粪便通过更加困难。
3.服用泻药减肥,危险多多
有些人节食减肥后因大便解不出来,就服用泻药,以图解除便秘。有的人甚至为了减轻体重而服用泻药。
市售的便秘药,多是通过刺激肠道来达到排便目的,一旦对这些药物形成依赖,肠道对刺激就会迟钝,以后再服药也感觉不到便意了。药效不灵了,就会增加服药次数和服药量。
长期依赖于便秘药来排便,肠道自身的功能就会降低,蠕动减弱,靠自身的力量就不能排便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血液中钾的含量下降。经常服用便秘药,钾等必需营养素就会被排泄掉,血液中钾含量降低,会导致肌肉无力,肠蠕动及腹压减弱。
4.长期服用汉方草药,肠壁会变黑
番泻叶、大黄、芦荟等汉方草药具有通便效果,但不能因为是汉方草药就长期服用。尽管是天然药材,在刺激肠道方面与便秘药是一样的,弄不好反而造成痉挛性便秘。
此外,这些植物药中含有一种蒽醌类物质,可使黑色素沉着于肠道黏膜上,形成结肠黑变病(MC)。尽管目前看来似乎没什么危害,但粉红鲜艳的肠壁总比漆黑的肠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