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罐疗法是指在患者体表拔上火罐后,医者用手握住罐体,使火罐略向后倾斜,并在施治部位作上下左右的推移或旋转火罐(旋转的幅度要小于90°)。如没有正规火罐,可用铝制保温瓶盖或小型罐头瓶代用,用前应仔细检查瓶口是否光滑,以免划破皮肤。
此法是在中医针炙、拔火罐基础上发展而来,具有祛寒通络、散瘀止痛的作用。对于运动系统的损伤、劳损以及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推罐疗法常做一下应用:
[坐骨神经痛]
夫妻一方俯卧,脱去衣裤,暴露治疗部位皮肤,另一方立于患侧,先找准受术者患侧环跳穴(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2/3与内1/3交界处),用笔做上记号。然后一手用镊子夹一酒精棉球点燃,另一手拿火罐,瓶口向下,用酒精棉球在罐内燃烧约2秒钟,拿去棉球,迅速地把火罐扣在患侧环跳穴上。操作者用手握住罐体,轻轻向上提拔,检查火罐是否吸牢。再慢慢推动火罐,向上移至髂嵴下1厘米处,并往下移至臀下部臀横纹上缘。往返推动10遍。
[腓肠肌痉挛]
夫妻一方俯卧,另一方立于其患侧,先找准其患侧承山穴(小腿后侧,当足背伸时有一“人”形,“人”位即是本穴)。做上记号,拔上火罐,操作者手握罐体沿小腿肚上下推动。往返10遍。
[注意事项]
(1)拔罐前应在施术部位涂上润滑油,如医用凡士林、麻油或菜籽油均可。以利火罐移动。
(2)拔罐时应把棉球中的酒精挤干,以防酒精燃烧滴落烧伤皮肤及衣物。
(3)治疗后施治部位禁做一切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