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性瘫痪患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本文Tag标签:儿童健康  

  对于脑性瘫痪,不能望文生义地加以理解。它不传染,不发展(除非治疗不当引起并发症),亦不可能缓解.人们常常认为这是一种由先天脑损伤造成的运动神经疾病,但它实际上要复杂得多。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把脑性瘫痪看作包括由运动神经功能失调,心理功能失调,惊厥或器官受损导致的行为失调的一种综合征。

  然而,有的患者只显示脑损伤的某一症状,而有的患者则可能有多种症状。因此,一般地说,脑性瘫痪的定义通常是指由脑损伤造成的瘫痪,肌无力,共济失调和运动神经功能失调。

  有些脑性瘫痪病人的症状可能十分轻微,很难被人察觉;但也有些患者症状相当严重,几乎完全丧失肢体功能。6岁或8岁以后大脑受损的儿童尽管也可能表现出与脑性瘫痪相同的行为和心理特征,但通常不认为他们患有脑性瘫痪。

  母亲分娩前、分娩期间或分娩后不久可能使胎儿或婴儿大脑损伤的任何情况都能够导致脑性瘫痪。例如,母亲在怀孕期间的感染。慢性病,身体受伤,接触有毒物质或受X光照射都有可能损害胎儿的大脑。在分娩过程中,尤其在难产时,新生儿的大脑有可能遭到损伤。早产、缺氧、高烧、感染、中毒、出血以及与之有关的因素也可能对新生儿造成危害。

  虽然社会各阶层中都有脑性瘫痪患儿,但这种疾病更常见于社会经济环境困难的妇女所生的孩子,致病因素包括母亲营养不良、新生儿出生前后照料不周以及婴儿期生活环境恶劣等等。

  由遗传(染色体)造成的脑损伤十分罕见。不过,在有些病例中,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生化失调会导致弱智,可能使患儿表现出脑损伤或脑性瘫痪的症状。此外还有婴儿大脑先天畸形。先天性大脑部分残缺或畸形以及大脑在形成过程中受损也可能导致脑性瘫痪。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