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特殊儿童 > 盲聋哑儿童 > 聋儿

听力受损儿童的在校管理

本文Tag标签:听力障碍  

  在这里,我们要就如何处理在普通班学习的听力受损儿童的特殊问题提一些建议,其中大多数建议都是以对这类特殊问题的常识性理解为依据的。

  1)教师应为听力受损儿童专门安排座位,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视觉和听觉线索。最佳座位安排应视教室的具体布置和班级将要进行的活动而变化。例如,当教师站在教室前部讲课时,听力受损的孩子应坐在教室的前排,以便更清楚地听到讲课内容和更好地视话。孩子与教师间的最佳距离约为6英尺,距离太近,会缩小视话时获得视觉提示的范围。而进行小组讨论时,最好安排听力受损的学生坐在教室前部偏侧的地方,使他能够更清楚地看见教师和同学。由于最佳位置因情况不同而各异,教师应该允许听力受损的学生在教室自由移动自己的座椅。这样可使孩子找到利用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最佳位置。

  2)应将分散听觉和视觉注意力的情况减小到最低限度。尽管教师不可能完全控制这些情况,但仍应防止从大厅、其他教室和室外传来的过大噪声。环境噪声也是戴助听器的孩子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助听器会把所有声音都放大。

  3)教师如果“自然地”讲话,孩子的视话就会变得容易。许多人在与听力受损的孩子交谈时,习惯于把口形夸张。但是,由于听力受损儿童所学的是分辨讲话时嘴唇的自然运动,因此口形的任何变异都只能使他们感到困惑。

  4)教师应该懂得,让孩子看到他的整个面部和身体极其重要。改变诸如对着黑板讲课之类的长期养成的教学习惯往往十分困难,但教师还是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最大努力。教师还应保证自己面部的光线充足,特别应该避免使脸逆光。

  5)听力受损学生常常不愿参加班级讨论。这可能因为他们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也可能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有言语错误。教师必须能够确定这两个因素中到底哪个对孩子起了主要影响。

  6)教师应该懂得,有些听力受损儿童已经掌握了一些模仿技巧,使得他们看上去似乎明白了班上正在发生的事情,而实际上他们却什么都没明白。这样的孩子善于模仿同伴,别人举手他也举手,别人笑他也笑,以显示自己跟别人没有区别。这类听力受损学生参加集体讨论特别困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间以及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速度很快。这里有一条建议:在每个学生开始发言之前,教师应先点一下他的姓名,以使听力受损的孩子及时转向这个学生。

  7)教师应鼓励孩子提问题。如有事项需要重复,教师应尽量简短地重复自己讲的内容。有些单词和短语比其他单词和短语更便于通过视话理解,而且用简短的话作复述可以增加孩子接触自己理解的词汇的机会。

  8)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如使用幻灯机、把指示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向听力受损学生分发授课内容的提要和已讲课程的总结等等,都是经常采用的方法。另一个好的建议是安排班里的一个学生为听力受损的同学记笔记。这个学生记笔记时可以用复写纸。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