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心理健康 > 身心发育

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

本文Tag标签:身心健康  

  看了这个题目,很多家长会想:孩子就是孩子,怎么可能把他们当成大人呢?诚然,孩子确实是年龄小,社会阅历也不足,在父母的眼中,孩子的很多想法和言行都非常幼稚,不足以提及。可是,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想过,孩子也有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呢?他们也许会因为一条小狗的到来就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们也许会因为一条小鱼的死去就难过得大哭,他们也许会因为父母的一句话就变得敏感多疑……这些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父母可能永远都不理解,这归根结底是由于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时候没有抱着平等的心态,不能像对待大人一样看待自己的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特征,平等地对待孩子、理解孩子、爱护孩子。当孩子需要帮助时,要当成头等大事去做,设身处地地体谅他们成长的艰难与挣扎,想方设法地为他们排忧解难;面对他们的困惑、迷惘与不安,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启发和诱导孩子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更好一些,使他们言有所规,行有所依;对他们小小的进步应当给以最及时、最热忱的赞美,让他们±气高昂、信心百倍地面对成长的困惑与挑战!总之,只有父母放下成人的架子,真正平等地对符孩子,像对待大人一样重视孩子的言行,父母才能真正变成孩子的朋友。

  有一天,8岁的然然跟邻居孙女士聊了很长时间。

  然然说: “孙阿姨,我觉得你很奇怪。”

  孙女士就问她: “我怎么奇怪了?”

  然然说: “你对倩倩(孙阿姨的女儿)比我妈妈对我好。”

  孙女士说: “真是个小精灵,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啊?”

  然然歪着小脑袋说: “倩倩跟你说什么,你都听得很认真,还给她出主意,一点儿都没有大人的架子。”

  然后孙女士就问她: “你和你爸爸好,还是和妈妈好?”

  然然回答: “和谁都不好。我爸爸到家就知道玩电脑,都顾不上搭理我;我妈妈就知道洗衣服啊,干活什么的,我想给她讲个故事,她就说‘去去去,找倩倩玩去!’阿姨,我好羡慕倩倩能和你一起玩儿啊!”

  孙女士又问她: “你妈妈对你不好吗?”

  然然说: “也好,但是没有你对倩倩好。我妈妈有时还打我呢!”

  孙女士问: “都打哪了?”

  然然说: “有时打我屁股,有时,我如果丢铅笔了,我妈妈就打我手板。”

  后来,孙女士把她同然然的聊天内容告诉了然然的妈妈。

  然然妈妈听了非常震惊,想了很多很多生活中的小细节,发现自己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着很多不足。从那以后,然然的妈妈突然

  发现自己的教育方式确实应该改变一下了。

  上文中,然然的妈妈可能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孩子竟然非常在意父母是不是关心她、是不是能与她平等对话。所幸的是,然然的妈妈有机会及时了解了孩子的内心需求,以至于她及时地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调整。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孩子的心灵是敏感而容易受伤害的。因此,家长必须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看待,这样孩子也才会把家长当成自己的好朋友,对家长无话不说。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