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倘因久病咳喘,或劳伤肾气均可致肺肾的功能受到损伤,而产生肺肾气虚证,又称之为“肾不纳气”。病人常有久病咳喘史,病人呼多吸少,吸气困难,动则喘甚,气不得续,舌淡,脉细微,伴见自汗神疲,声低气微。甚者出现面色青灰,口唇青紫,鼻翼煽动,四肢清冷,额头冷汗淋漓,端坐俯首,喘息气短,脉浮大无根等阳衰欲脱的症状,这时病情多险重。
肺肾气虚常见于慢性肺心病的病人。患者往往是一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的病人,咳喘痰多的病史多在十年以上。平时受凉、劳累后咳喘加重,每到冬天咳喘更剧,轻者表现为肺肾气虚,危重者则表现为阳衰欲脱(相当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
小提示:肺阴虚与肺结核
肺阴虚证是肺之阴津不足,虚热内生所反映的证候。常由久咳耗伤肺阴或燥热灼伤肺津所致。病人多表现为干咳少痰,甚则咳痰带血,且见午后低烧,面部潮红,夜间盗汗,心跳较快,食量减少,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内热诸症。肺阴虚的这些表现和肺结核的临床表现极为相似,所以中医治疗肺结核常用滋补肺阴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