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决定宝贝护理方案

本文Tag标签:宝宝健康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我国各地的气温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昼夜温差也有明显不同。特别是冬、夏两季,护理宝宝的难度将大大提高,对你提出的护理要求也就更高。不过季节决定保护方案,只要你掌握好以下要领,无论冬夏,都可保你家的小天使健康无虞。

  1.冬季护理要领

  (1)保暖。新生宝宝的各个肢体和器官发育还不完善,生理功能也不健全,特别是调节体温的功能差,如果天气较冷,保暖措施不当,就易着凉受冻,引发新生宝宝肺炎或硬肿症等,严重时还会危及宝宝的生命。

  一般适宜新生宝宝的室温要在22~24C比较合适,最好不低于20°C,尤其不能低于18℃。因为在新生宝宝期的宝宝护理中,换尿布、洗澡、喂奶等动来动去的机会特别多,热度的散失也比较快。所以平常的温度是22~24°C,洗澡的时候要26~28℃,这是足月的孩子,早产儿还要高一点。室温平衡后,护理起来比较方便,宝宝不容易在护理的过程中受凉。

  如果家里温度不够,有几种取暖的方式,暖气是最好的,来暖气之前可以用电暖气,还有空调、煤炉、红外线加热器等。这几种方式中,电暖气恒定、无风、无尘、无噪声,所以可作为首选。

  保暖时,不要让过厚的衣物影响宝宝的身体活动,同时还要防止保暖工具使用不当而引发烫伤。

  (2)预防感染。冬季空气的污染比其他季节更为严重。宝宝的神经调节功能差,免疫功能低,气管黏膜娇嫩,肺泡数量少,很容易受到病菌侵袭。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冬季应尽可能地坚持母乳喂养,提高宝宝的免疫能力。同时,经常通风换气,减少过多人的探视,保持居室内空气新鲜。

  (3)保持清洁。有些爸爸妈妈怕宝宝洗澡时感冒,便减少宝宝洗澡的次数,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新生宝宝皮肤娇嫩、柔软、敏感,易受损伤。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宝宝的皮肤尤其是大腿皱褶部位易出现糜烂、炎症,甚至导致败血症。洗澡可以促进宝宝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食欲,提高睡眠质量。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洗澡方法,保持适宜的室温和水温,宝宝就不容易感冒。

  2.夏季护理要领

  针对夏季的气候特点,护理宝宝要掌握好下列要领:

  (1)防止室温过高。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如果宝宝穿盖过厚、包裹过严,易导致体温升高,加上水分补充不足,就易导致脱水热。因此,最好通过降温工具,把室温控制在22~24℃,给宝宝一个理想的温度环境。当然也要注意,室内进行通风时,不要让对流风直对宝宝。

  (2)勤洗澡。夏季天气炎热,汗腺分泌旺盛,如不保持皮肤的清洁,汗液等污垢就会堵塞毛孔。洗澡既能及时地清洁皮肤,还能降低体温。因此,在酷暑季节,每天最好能给宝宝洗2~3次澡,但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

  (3)预防肠道感染。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一定要注意食物的干净、卫生。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首先应做好妈妈自己的清洁工作,勤洗澡、勤换内衣,保持乳房清洁。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应对喂奶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并保证牛奶的新鲜,最好即冲即喝。两次喂奶之间,还应为宝宝补充水分。

  (4)保护皮肤。新生宝宝皮肤薄嫩,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差。夏天气温高、湿度大,适合细菌繁殖,易发生脓疤疮、痱子、皮肤褶烂、尿布皮炎等症状。因此,在洗澡和换尿布时,应仔细检查宝宝皮肤,如有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让你家宝宝安然度过冬季或夏季,新爸爸,你准备好了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