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幼儿疾病 > 其它疾病

对寒哮和热哮的辨证论治

本文Tag标签:宝宝健康  

  寒性哮喘多有咳嗽、鼻流清涕、喉间哮鸣、气急喘促,痰少色白多沫,形寒无汗,口不渴,饮食乏味;大便尚调,有时溏薄,小便清短;面色白光白或面色晦滞而青,口唇暗滞;舌淡,苔薄白或厚白;脉浮紧有力。通常是指没有呼吸道感染的单纯哮喘发作,如吸入过敏原、刺激性气体引起的哮喘发作。哮喘发作时必解其标,首选止哮平喘法。本证病性属寒,病位在肺,宜佐用温肺散寒法,方药选三拗汤加味。常用药:麻黄、杏仁、甘草,射干、紫菀,半夏、桂心、生姜等;哮吼重而持续者加地龙、白前;气喘甚者加苏子;咳嗽重者加桔梗、百部。

  热哮发作见鼻流浊涕,咽红,气喘胸闷,呼吸增快,痰黏色黄,身热不宁,口渴汗出;大便偏干,小便黄;神烦面赤,口唇干红;舌红,苔薄黄或厚黄;脉数有力。通常认为热哮是合并有呼吸道感染的哮喘急性发作。治以止哮平喘为主,佐用清热泻肺法方药:麻杏楼石汤加减。

   常用药: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桑白皮、槟榔、葶苈子、金沸草等。本证哮喘兼证较多。若证见高热者,加柴胡、黄芩;低热者加青蒿、地骨皮;咽红肿甚者,加蚤休、射干;咳嗽频而重者,加川贝母、栝楼;夜卧不安加白僵蚕,蝉蜕;大便干结者,加枳实、生大黄。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