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客有待客之道,作客亦有作客之道

本文Tag标签:作客之道  

  有一天,一位汉族记者应邀到苗族友人家中作客。他来到寨门口,寨里的人按苗家习俗,先敬客人三杯米酒,再敬一碗“打油茶”。客人要一饮而尽,才能进寨。所谓“打油茶”,实际是炒米红枣汤。不巧这位记者平常忌讳红枣,他喝完了米酒,只把打油茶放在嘴边碰了碰。主人见了,心中有些不快。

  午饭时主人热情地留他在家中用餐,他留下了。苗家的饭菜很简单:三菜一汤。主人端出了酸鸭、酸鱼、酸肉和菜汤,外加糯米抓饭。这位记者尝了一口菜,皱皱眉,还用鼻子嗅了嗅。主人见状很不高兴。

  这时,记者看见桌上摆着油光光的、亮晶晶的糯米饭,就顺手拿起勺子,舀了往嘴里送。不料,主人很生气地“哼”了一声,对他表示了很不友好的态度。

  原来苗家人兴吃酸。酸鸭、酸鱼、酸肉是招待贵宾的佳肴,同时也是主人富有的象征。而客人对此却皱皱眉,嗅嗅鼻,是不礼貌的;苗家人吃抓饭,而这位记者没按规矩办事,引起了主人的反感。

  中国有句话叫“客随主便”。意思是说,客人到主人家作客,主人怎么说,客人就该怎么做。这是一种对人的尊重,也是作客时应有的一种礼仪。

  1.走亲访友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最好事先打个电话,约定好时间,这样可以防止主人没有思想准备,出现尴尬局面。尽量避免做不速之客。

  2.到亲友家作客,进门前应先揿门铃(或轻轻敲门),主人如问:“是谁呀?”要告诉姓名,不要简单地回答:“是我”。即使房门开着,也不要径直闯入。进屋后要主动和主人打招呼。

  3.如访问对象是长辈,主人没坐下,自己不能先坐下。当主人端茶给你时,你应起立,双手接茶。

  4.在亲朋好友家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要大方,彬彬有礼;看见新奇的东西不能不经主人同意,就拿在手中观赏或摆弄;更不能去开主人家的抽屉或橱门,翻动主人家的东西。

  5.主人请你吃东西时要有礼貌,要用双手接,不要挑来拣去,并注意果壳不能乱丢。

  6.如跟家长一起去作客,大人谈话时,自己不要随便插话。当主人向自己问话时,应礼貌地回答。

  7.离开时要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当主人送你出门时,要回过身来,与主人告别,向主人表示:“请回”,并邀请主人有机会到自己家作客。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