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模仿大人的小孩,长大后会更有自觉性

本文Tag标签:自觉性  

  当您的宝宝长到1周岁时去观察他(她)……他(她)经常模仿您吗?当您做家务时,他(她)是不是也在同样忙活呢?当他(她)的爸爸(或者妈妈)修修弄弄时,他(她)是不是也学着做同样的事情呢?

  如果是这样,我们是否想过,在婴儿的模仿倾向和他年龄更大一些时的自觉行为之间存在一种联系呢?这又是一个心理学问题。您想想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真的极少提出这样的问题!

  于是一项实验就研究了是否能根据婴儿1周岁时自然模仿母亲的程度来推断其在3、4岁的“自觉性”。

  在这项研究中,弗尔曼、阿克萨姆和科畅斯卡让母亲们当着她们宝宝(12,----20个月大)的面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比如说,让母亲假装把某种液体泼洒到桌子上,然后用餐巾纸擦干,再把纸扔向远处,或者是把一只长毛玩具狗熊放在一张小椅子上,给它戴上围嘴,再给它喂吃的。

  母亲鼓励她的宝宝去模仿自己,同时,研究人员观察婴儿能不能正确模仿妈妈,会不会开心主动地去模仿妈妈的行为。(我们能轻易鼓动孩子吗?孩子会一直模仿下去还是在做完第一个动作后就停下了?等等。)

  几年后,当孩子长到2岁半至4岁大时,人们又重新对他们进行了测试,但用的是不同的实验,以观察他们是否会乖乖地遵守大人定下的规矩。

  比如,要小家伙们猜出被子下面藏的是什么动物。孩子事先知道如果猜对了就能得到一件礼物。实验者讲解了游戏规则,尤其是禁止偷看或只允许用一只手指去触摸被子。研究人员还强调不遵守规则的做法将被视为作弊,是不正当的。孩子应独自在房间里待3分钟,然后猜出是什么动物。研究人员在一旁悄悄观察孩子们犯规(用几只手指触摸被子、揭开被子偷看等)的次数以及作弊时间的长短。

  在最近一项名为“愧疚感测试”中,人们观察婴儿在违规之后的难过情绪。研究人员让婴儿误以为自己损坏了一些贵重物品(木琴、咖啡杯等)。研究人员首先向每个婴儿展示有关物品,并对他(她)说:“小心别把它弄坏了,这可是我自己制作出来的。”事实上,这件物品原先就被损坏了,但碎片被完好搭在支架上,以至于宝宝浑然不知。

  当婴儿拿起这件物品时,它立即变成了碎片。研究者于是叫道:“不!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干的?然后用60秒时间去观察孩子,注意面部表情、身体紧张度、是否躲避别人的目光及其总体难过程度。研究者在前两项实验中衡量了婴儿作弊的倾向,在第三项实验中则衡量其愧疚感。

  结果显示,那些提早2年、在更小的时候喜爱模仿母亲的婴儿比其他孩子更多地遵守规则,较少进行作弊,并在发现打碎物品后也表现出更多的愧疚感……

  这样看来,那些喜爱模仿母亲的婴儿似乎比其他孩子更早产生正义感,并更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结论

  当您在做某件事时,如果您的宝宝善于模仿您,而且兴致高昂,很有可能他(她)会更早产生守纪意识,而且会比其他孩子更有自觉性,会意识到什么是被禁止做的、什么是被允许做的。而且他(她)在很小的时候都会在自己犯错后产生愧疚感。因此,您没有必要一直训斥他(她),他(她)会本能地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