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很多家长都成了大忙人,难得与孩子好好聚一聚,更不要说和孩子好好的交流沟通一下了。有研究表明,和孩子共同就餐,对于亲子之间的交流很有帮助。忙碌的家长也最好能每周抽出时间,为自己和孩子创造一两次共同进餐的机会。可是,进餐的时间那么短暂,如何和孩子开始良好的交流呢?
孩子需要和父母在一起的绝对时间。家庭就餐的意义就在于,不管这个时间是好是坏,都要和父母一起度过。不过对于双职工父母来说,抽出时间不是件容易的事,即使想在餐桌上与孩子们进行对话,但由于要赶时间上班所以动不动就看表,在餐桌上显得焦虑不安。如果您是这样的家长,那么在平时就需要掌握对话要领,以便在紧张的时间中也可以有效地完成和孩子的对话。
1.根据事实进行对话
忙碌的家长缺少和孩子见面的时间,因此对孩子的了解也从而减少,最终导致在没有充分掌握孩子状态的情况下,以推论和想象来妄加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元法找到对话的核心。
父母要想有效地进行餐桌对话,就应根据事实把握对话主题,以孩子今天所做的事情、昨天遇到的困难、明天的计划等为依据进行对话。
2.准确传达意思
双职工父母平时心怀无法照顾孩子的自责感,真正到了需要指出孩子缺点时,又没法准确地表达意思,只是一味地等待。专家指出,这一部分家长需要明白“训育”和“矫正”的区别,训斥教育的方式会刺伤孩子的感情,最终导致对话的中断,而准确表达意思的矫正则可以使孩子自己掌握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
简单来说,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打骂,而是应以说服教育为主。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详细地说明情况,让孩子自己去判断。
3.不要对重复的对话感到厌烦
家长们感觉餐桌对话困难的一大理由是重复相同的话,特别是在日复一日中很难持续找出新鲜的话题,家长们越是忙碌,越会感到这样的对话是无聊的、没有意义的。
但在孩子的语言发育过程中,不断重复对话是正常的、有必要的,通过反复的对话和行动进行学习是孩子的一大特性,因此父母需要平静地去接受。这时候孩子将得到一项很重要的东西,即积极和健全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