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幼儿疾病 > 其它疾病

小儿常见的脱骱有哪几种

本文Tag标签:幼儿疾病  

  两根骨头的一侧骨端凹陷呈臼状和另一侧突出呈圆形球体之间相互连接,就形成了可以弯曲活动的关节。它的周围有关节囊、韧带和肌肉,使它保持骨骼的关节既可活动,又不脱开。如果关节失去正常的连接,影响关节的活动,就是脱位,俗称“脱骱”。由于小儿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和关节囊较松,骨骼尚未发育好,所以容易脱骱。

  幼儿时期最多见的是“桡骨小头半脱位”。往往在家长牵着小儿的小手走路时,由于小儿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家长会突然拎起小儿的手臂;或者在给小儿脱衣时使肘过伸,都会出现桡骨小头半脱位,脱位是由肘部过度牵拉造成的,所以又叫“牵拉肘”。受伤后小儿表现啼哭,肘部疼痛,不肯举手,不愿取物,拒绝别人碰他的肘部。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尽早去医院治疗,时间越早,复位越容易,否则时间长了,周围组织会因过度肿胀给复位造成困难,给小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还有一种在小儿中多见的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它的病因不是很明确,可有家族史。如不进行治疗,可以造成终身残废。在早期,该病没有自觉症状,仅在检查时可发现病儿两侧臀纹不对称,患侧皱折增多及上移;如小儿仰卧于床上,将髋关节和拎起,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膝关节各屈曲900,然后外展,正常小儿两侧外展可至1500~160。,甚至膝部外侧可与床面相贴。如外展受阻,角度偏小,提示内收肌过紧,有可能是髋关节脱位,待长大开始走路后,会发现走路呈跛形或像鸭子步样摇摆而行。一旦有这种情况,一定要带小儿去专科医院就诊,在早期可通过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以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