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幼儿疾病 > 其它疾病

正确解决孩子夜尿症有方法

本文Tag标签:夜尿症  

  在门诊中,我常会看见一些原该是天真快乐的小朋友,但总觉得纯真的小脸蛋上少了些可爱的笑容,她(他)们像是犯了错似地低头不语,神情落没…,而家长也是吞吞吐吐地才说得出:医师,为什么她(他)都这么大了,晚上还会……?

  身为一个小儿科医生,我能够想象孩子晚上不自觉地尿床--湿了床单及一身衣服,在忙碌的清晨,乱了脚步的父母亲,气急败坏地吼着、灰头土脸、又羞又恼的孩子…,一家人的情境真是狼狈。

  六个月以上婴儿的膀胱开始可以储尿。到一、二岁时,幼儿可以感觉到膀胱的饱胀感,有的可以支支唔唔的表达尿意,但他们仍离不开尿布。二、三岁以后膀胱的饱胀感,可以唤起解尿的意识,于是,这时候,我们可以开始幼儿解尿训练了。多数孩子可以在四岁以前完成解尿训练,偶而,幼儿会不自主地尿湿了裤子,特别是在夜间熟睡时。一般说来,幼年儿童尿床是很正常的事,5至6岁的孩子中约有15%会尿床,到了10岁也还有7%左右偶而尿床,但到青春期就很少了(小于1%)。如果父母双方或其中一方小时候也有尿床情况,那她(他)们孩子尿床机率也会大幅增加。夜尿的情况若持续到六岁以上,而一星期会发生两次以上,或严重到连午觉睡着也会尿湿者,就真的得找医师看看了。

  而有此症状的小朋友,如果没有任何肾脏或尿路疾病者,我们称它为原发性夜尿症。但有些夜尿症,是因为某些疾病引起的,例如:尿路感染、糖尿病、尿路畸型、食物过敏、尿崩症、嗜喝水等等,我们称之为次发性尿床。虽然这些次发因素很少见,而需要尽早就医的目的,正是要找找看有无上述引起尿床的异常因素,以及早治疗。

  虽然原发性夜尿症的病因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但目前所知至少与五大因素有关:分别为(1)遗传,如患者的父母或兄弟姐妹过去有此症状者,孩子尿床的机会将比一般人高、(2)膀胱容量,在功能上变小或膀胱肌肉不稳定、(3)贺尔蒙的障碍影响排尿量,有一种贺尔蒙(ADH)夜间分泌出来,使排尿量减少,而夜尿症的孩子,正是因ADH分泌不足,导致夜间有相对较多的尿液、(4)睡眠的深度及中枢神经系统,由于患者特别熟睡,膀胱的饱胀无法让脑部意识到尿意,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及反应所导致、(5)行为及情绪影响。

  虽然此毛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药而愈,但毕竟对孩子们自信心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此我认为仍可透过适当的治疗改善,如:药物的服用、尿湿唤醒警铃、心里辅导、行为治疗等,养成孩子晚餐后少喝水,睡前一定要解尿,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将有助于改善尿床的情况,降低亲子间关系的紧张。

  我也建议家长们以鼓励代替惩罚,耐心辅导我们的孩子,并适当的寻求专业医师咨询,还给孩子原属于她(他)的可爱笑容,才是最佳的解决之道。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