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育儿网 >  关爱健康 > 幼儿疾病 > 其它疾病

如何避免染色体遗传疾病

本文Tag标签:遗传疾病  

  染色体遗传疾病即染色体病,是由染色体病变导致人体结构与功能异常的疾病。染色体病在人群中并不少见,目前已知的人类遗传病中,因染色体不正常引起的疾病约300多种,这类患者的细胞染色体都具有一定的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因此,通过实验室的染色体检查即可诊断。

  通过显微镜对染色体进行分析就可以完成对染色体病的诊断。从事这项工作的医务技术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因而有一定的经验。他们不难在显微镜下把一个完整的染色体核型区分为:A、B、C、D、E、F、G7个组,并根据染色体的结构特点及数目认真查对每一个核型。如果出现了任何一条染色体的结构异常,如易位、缺失、重复、倒位等,或者染色体数目有了改变,如多了一条染色体或少了一条染色体,立刻就能被发现,从而被诊断是否为染色体疾病。

  常染色体遗传病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有此病患儿的母亲再度妊娠须遵循下列原则: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儿如有患病的亲代,即患者父母之一是患者,那么再生育时每胎都有1/2机会发病,再发风险太高,这种情况最好不要再育。

  患儿无患病的亲代,即父母正常,经过家系调查又无遗传病发生史。这种情况下,患儿的出现多是突变产生的,一般突变率较低,可以生育第2胎。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父母外表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因而再生育时每胎有1/4机会发病,再发风险高,不宜生第2胎。

  对新生儿期可以防治的病种,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在有条件的地区允许生第2胎(必须在第1胎已造成了不可逆的智力低下等病理损害时),但出生后必须做实验室检查,如是患儿,须及时治疗,终身用药或控制饮食。

  一般情况下,染色体异常携带者多数属于易位携带者,该患者的体格与智力跟正常人没什么不同,但从以下情况可能发现其为染色体易位携带者:生育多发性先天性畸形儿(有不平衡易位);妇女有习惯性流产史,原因经其他方法(非染色体检查)检查未能确定的,30%~40%的先天愚型由第21对染色体的易位所引起。

  此类患者的生育遵循下面这条原则:

  易位携带者生育下一代染色体不平衡易位小儿危险性的大小,根据易位的类型及携带者是父亲还是母亲而变化,临床上显示平衡易位多于不平衡易位。

  对易位携带者的直系亲属还需进行核型分析及随访。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