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女相处的方式,有几种是绝对错误的,任何母亲都应当避免。
1.危害性最大的莫过于溺爱。这种溺爱就表现在对子女的一味迁就,毫无原则的退让。
更有甚者,在孩子成年之后,依然是一味迁就,甚至孩子犯了罪,也千方百计地去闹、去吵、去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审判工作。我们有时还会看到,一些母亲到子女的工作单位去吵闹,原因很简单,因为她们子女在这个单位工作不如意、不顺心,或是与同事有些小矛盾、小纠纷。
2.对孩子的要求苛刻、过分。这种做法只会造成孩子同自己的疏远。比如,不管孩子的天赋如何、爱好如何,强迫他们学习音乐、美术、只从自己的爱好出发,经常地批评子女这也不对,那也不对,要求孩子这也必须做,那也必须做。出了一点点错,便批评起来没完没了。甚至于打骂子女成了一种家常便饭,自己稍不如意,对孩子张口就骂、抬手就打,完全失去了女性所应有的温柔感。使子女在你面前,总是无所适从,总想逃避和躲开。
3.在子女面前,不尊重长辈。一个做母亲的女性,在自己的子女面前,同长辈(父母、公婆或其他年长的人)争吵,甚至恶语相加,有时拳脚相加,这种示范,实际就是将来子女不尊重你的样板。
4.在子女面前,不要与丈夫争吵打架。这会使得家庭始终不和睦。更不要背着丈夫,同子女讲丈夫的坏话。当然你的丈夫,如果是一个坏人,你无需对子女隐瞒。家庭中,夫妻之间的争吵,往往只是一些小是小非,而毫无原则性可言。尤其显著地表现在对待独生子女的教育上。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无论在吃、穿、用等诸方面都是这样。从小就养成了孩子的一种坏习惯,似乎父母能够担负一切,尤其是对母亲,通过哭闹、发脾气、不吃饭,等等威胁手段便能轻易达到不合理的要求。这就使子女在一种畸型的方式下长大,他们不懂得父母所得乃是劳动成果,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劳动,而不劳动者不得食。
凡溺爱孩子者,根本不考虑孩子的现实状况,自己冷了,便要孩多穿衣;从小就养成了孩子偏食的习惯,袒护孩子的弱点、缺点和错误;这样的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最简单的家务劳动都不会做,完全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5.在子女面前,讲别人的坏话,把单位中、邻居中、亲戚中,凡是自己认为不满意的人的坏话,讲给自己的子女听。这样做的结果,势必是把矛盾扩大了,而且把子女也牵扯到这些是非之中去。
6.不正当地干预成年子女的婚姻和恋爱。这种事情,尤其发生在母亲对女儿的身上。爱与不爱,是以个人的意志出发的,强加在女儿头上的婚姻,只会酿成将来的家庭悲剧。
7.对待子女不一视同仁,对某一个偏爱,而对某一个却是严之又严。这一点对于做了继母的女性,尤为突出。事实上,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母亲的偏爱,往往造成兄弟姐妹的不和睦。
8.不懂得维护做母亲的权利,对于子女一味忍让、迁就,成为附庸,失去了独立性。
9.不分场合地向自己的子女发脾气,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
这9条,都有损于母亲的形象,而不利于母亲与子女间的感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