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重视青少年的社会感知能力

本文Tag标签:青年教育  

  问题青少年往往能非常娴熟地把握社会感知,这意味着对每一项规则或奖惩措施他们都能超前思考,谋划并采取保证自己取得胜利的策略。

  临床案例

  对15岁的斯蒂芬制订的一项新规则是禁止偷窃,就在规则写下以后不久,斯蒂芬从老师的抽屉里偷了一张信用卡,他用这张信用卡通过邮政订购服务购买了价值2000元的运动器材。当他被抓获并送上少年法庭以后,法官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又是如何想的。斯蒂芬作了以下的陈述:

  “我知道这个老师每天大概会在什么时候去浴室洗澡,然后我假装去交作业并拿了那张信用卡,我知道可以通过电话从邮局订购而不必签名,我让送货的人把订购的东西送到一套正待出售的房屋的走廊里,然后叫他们放在房门口,这样我就可以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候将之取走。”

  斯蒂芬熟练地说出了这么复杂的7个步骤,他说他在学校里做着白日梦,在脑子里规划了9种不同的方案,然后从中选择了一种最好的,目的是偷了信用卡以后消费时不被抓住。

  由于青少年拥有如此娴熟的技巧,因此咨询师和父母必须展开头脑风暴,想出青少年可能用他们的社会认知技巧来破坏书面协议的各种方法。咨询师或父母每采取一个行动,青少年必然会作出相同或相反的回应,咨询师和父母必须事先预期青少年会有怎样的回应并小心准备好如何应对,如果不这样做,青少年就会赢得胜利并保持他们的权力’地位。

 临床案例

  咨询师和父母都没宥预期到对15岁的蒂法妮采取限制打电话的惩罚后她会作出怎样的回应。咨询师没有让父母=准备如何应对当告诉蒂法妮这个决定时她可能产生的负面回应。结果是,当蒂发妮听到规则和惩罚时,她开始骂人,对着母亲说会恨她并“从此不再和她说话”。母亲变得非常慌乱,她决定放弃并哭着离开了房间,当母亲离开房间时女儿只是一边笑一边看着咨询师。这个家庭不会再来接受治疗了。

  在蒂发妮这个个案中,缺乏仔细检查给了青少年明显的优势,使他们能通过煽动性的语言(如“我恨你”、“我永远不再和你说话”等)或其他策略打败父母,这样迫使父母失去信心从而最终放弃并丧失他们的权力。

还有疑问吗?请留下您的问题,15分钟内回答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