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的交流是孩子们在家庭生活中的一个重心。是否能和母亲建立融洽的母子关系,对孩子的家庭生活影响巨大。
虽说母亲和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但母子间容易产生摩擦和感情不和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时就要考验母亲的智慧与心思。
幼儿期的“亲子对话”对发展孩子的表现力和交流的积极性意义重大。
同孩子们好好交流,作为一种基本手段,能及早发现孩子内心的变化。此外,如果平日没有亲子对话的习惯,借此也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心声。
孩子们在说话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倾听。因为孩子的话语中包含着他们自己的想法、意见和情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家长就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性格和成长。
假如孩子不善言谈,也不会主动问家长“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呢?”之类的问题。当孩子谈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或者有话想说时,母亲就应该自始至终仔细聆听,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
听孩子讲话时,家长的回应不要太过冷淡,说些“这样啊”、“嗯嗯”的敷衍话。而最好说些能调动孩子积极性的话,比方说:“这个能再多给我说说吗?”“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
另外,大人容易在不经意间说些话,流露出对孩子不以为然的意思,譬如像“反正你还太小了”之类的话,无心之失却伤到了孩子的心。
这就需要家长们在说话时注意措辞。孩子对语言十分敏感,母亲无意中说的一句话有些孩子会一直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