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听到妈妈圈子里流传一种“哭闹”控制的说法,即让宝宝哭一会再去哄,可以明显减低宝宝的哭闹频率。这种方法应该属于心理学上的“脱敏”疗法,我相信它是会起到作用的。但我听到朋友们传播这个“疗法”的时候,都会插话叮嘱一句,千万别让宝宝哭太长时间啊。
有的妈妈会反驳我一下,小孩子哭一会儿没什么的吧?
也许她说的有道理,我其实只是从肺炎防治角度来说这个问题。
我还遇到一个典型的病例:我家宝宝的幼儿园班上曾经新来过一个小朋友,据老师说这个宝宝一直由奶奶照看,因为奶奶突然患病才被父母送进幼儿园。由于之前从没有到幼儿园适应过环境,这个宝宝进园第一天就大哭不止,直到下午父母来接。第二天依旧如此。
我听到这里担心地问老师,这个孩子不会生病了吧?
老师说,是啊,第三天他们就没有送来,后来听说孩子得了肺炎了,他们也只好不再送幼儿园了……
我为什么把宝宝大哭和肺炎联系在一起呢?这种联系是不是有些牵强?是不是真像那位妈妈说的,小孩子哭一会儿没有什么的呢?
如果仔细观察,或者细心归纳,我相信很多人可以发现宝宝长时间哭泣和肺炎之间的关系。很多儿科医生认为,宝宝长时间哭泣容易诱发肺炎。
这个不是凭空想象的,确有其道理: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哭泣时都有什么生理反应?流泪(这是当然了),流涕,还有什么?呃逆?是不是嗓子也会分泌大量黏液?这是人悲伤时的正常反应,问题就出在这里——呼吸道大量的黏液渗出,会冲淡局部的抗感染免疫能力,自体菌群或者外来感染微生物就很容易突破免疫屏障而入肺。
另外,长时间哭泣时口咽部打开,气管支气管扩张,这也为病原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甚至入肺提供了条件。
而且,这种“直接”人肺的肺炎,往往没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咳、痰等症状,直接起病,突发高热,并随之出现典型的肺炎症状,往往弄得父母或看护人措手不及。
当然,这里说长时间哭泣容易诱发肺炎,也不等于长时间哭泣就一定会得肺炎,更不是说不能让宝宝哭,一哭就肺炎了。为了防止肺炎,我们应该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哭泣的情况,比如入托后一哭一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