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强硬的命令对于青春期男孩来说是强硬的压力,是无视尊严的菇侮。命令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脆弱单薄,看到爸爸的强硬无理。命令是阻碍爸爸和青春期男孩沟通的最大屏障。而与之相反的鼓励却使青春期男孩信心满怀地去做事一,L怀感恩地怀揣着爸爸的爱去战斗,鼓励像一道阳光,撒满青春期男孩的心灵角落,让他们看到光明的未来,而去不懈地追求。
有关专家指出,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包括青春期男孩都有了独立意识的增强。80%的青春期男孩都对命令逆反、抗拒,他们觉得命令损害了健钔的自尊心。恰恰相反的是,80%的青春期男孩对鼓励都很喜欢,他们喜欢被人尊敬、爱戴和信任,并且愿意为这些美好的期待去努力。
从上面的材料可以看出,命令较之鼓励的效果很差,它是不被青春期男孩接受的一种方式,是不值得提倡的家庭教育方法。之所以倡导鼓励教育,而反对命令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命令是沉重的心理负担
青春期男孩的心理自我已经形成,他们已经会以成人的眼光审视世界、审视自己、审视他人。他们有了强烈的自尊意识,他们渴望被理解和尊敬。爸爸的命令使他们背负着压抑和愤怒,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第二,鼓励是奋斗的催化剂
青春期男孩有奋斗的激情和竞争的冲动,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自信,他们完全可以取得超乎寻常的成绩。而爸爸、老师和同伴的鼓励是一种催化剂,催促着他们勇往直前。这种鼓励使他们倍加自信,使他们愿意为这种鼓励与信任加油。
第三,赞扬带来自信
适当时机的适度赞扬是对青春期男孩能力的肯定,是增强其自信的好方法。自信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最好心理基础,它也是青春期男孩敢于奋斗、乐于奋斗的心理基础。
第四,命令可能使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由于青春期男孩对命令这种行为的抵触,致使他们对将要做的事情没有兴致,甚至应付了事。即使想努力做好,心头也笼罩着被爸爸指责的阴影,这样就使其潜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只能使事情做得更糟糕。
综上所述,命令是扼杀青春期男孩奋斗的一剂毒药,鼓励是增加青春期男孩自信的巧克力。对青春期男孩减少一些命令,多用一些鼓励,是教育青春男孩努力学习、培养良好习惯的科学方法。